三郎退了出去,去了学屋。
学堂按照年龄以及学习的程度分为了四个等级,甲乙丙丁。
甲班的人都是童生过了,打算考秀才的人,学习程度较好。
当然如果你考了许多次没有考中,就像是苏家村请的童生夫子一样,会被学堂劝退,考秀才的内容也就那么多,多次不中,夫子会劝解你回家准备,或者找一份活计。
当然如果你家中有钱,一直在学堂学习也没问题。
乙班的学生多数是准备考童生,考县试的学生,如果多次县试不过,则会被降一级回到丙班继续学习基础知识,打牢基础。
丙班和丁班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的,丁班一般都是刚入学的孩童,丙班则是年纪稍微大一些,还需要多加磨炼才能参加童生试的学子。
而三郎进的就是乙班,基本上都是准备童生试的学子,虽然三郎荒废了几年学业,但是之前底子打得好,也勉强算是赶得上进度,正好和乙班的人一起考。
今年已经快要入夏了,明年年初大概就要准备童生试。
童生试分为三场,县试,府试,院试,过了县试才能被称之为童生,县试也是最容易过的,但是名额有限,每年总会刷下去一批人。
过了县试之后才可以参加府试和院试,过了院试才能够被称之为秀才,这才算是进了科举的大门,成为真的读书人。
过了秀才之后,进了读书门,成了圣人子弟之后,可以免除赋税。
但是每年成百上千的学子中,每年能够成为秀才的也不过寥寥数人。
可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条路,很明确,但是也很挤。
但是硬着头皮也得挤。
三郎进了学屋内,学屋内郎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
距离明年年初没有多少时间了,众学子们不敢浪费时间,真就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哪怕是三郎进了学屋,也只有寥寥几人看了眼,打了声招呼,继续读书。
三郎被这氛围传染了,也想立刻坐下读书。
但是忽然想到自家大哥还在外面等着自己的消息。
他只能先找了没人的座椅,擦拭干净,再将手中的书籍包好后,放在桌洞内,轻手轻脚的出了学屋。
整个过程只有一两个注意到了,其他人依旧是背书要紧。
三郎出了门,找到了苏铭志,“大哥,夫子已经收下我了,今日起就打算在学堂学习,夫子考教了我,打算让我参加明年的童生试,如果非农忙的时候,我就住在学堂里了,时间比较紧。”
苏铭志拿起放在车里的被褥,一手提着往学堂里走,一手从怀里掏出来了几两碎银子,拿给了三郎。
苏铭志说:“行,那你安心读书,争取考中秀才,但也不要有太大压力,你还小,家里有我顶着呢。这点银子你拿着,交了束脩之后,自己留着,在外面生活,别委屈了自己。”
三郎有些无措的接过银子,想要推据,但是苏铭志的手劲儿太大,他哪怕小时候跟着学过,也拗不过苏铭志,只能收了。
三郎看着手中的银子说:“大哥,银子有点多了,束脩不需要这么多。而且我在学堂里,吃住都在学堂,不需要费这许多银子。”
苏铭志摆摆手:“让你拿着你就拿着,都说穷家富路,咱们家也不差这点银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