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苏联

关灯
护眼
第858章 保持优势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炮是我们之前那批车、还有你的那辆原型车用的85毫米炮同款,型号和细节完全一样,我猜我们使用相当满意的反馈报告已经被后方的设计团队清楚知道了。”

“炮塔内部空间和我原先那辆kv差不多,比普通kv1宽敞不少。炮塔里内置第一待发弹药架,后备弹药架在车体底盘。”

“总的来说我觉得主要还是防御上的提升,这个装甲防护布置可比原先的kv1好多了。我感觉炮塔可能是借鉴了一点t34的设计,总觉得看上去有点像,但是我却说不上来具体到底是哪里像。”

不论是拉夫里年科对车内情形的描述还是自己在车外绕着看了一圈的最终结果,马拉申科发现量产版的is1重型坦克,几乎来说和自己原先的那辆is1原型车如出一辙。

唯一的不同点便是量产版的is1重型坦克车体侧面焊接了俩油箱支架,支架上捆了俩外挂油箱桶,而自己的那辆原型is1重型坦克上并未有此设计,这应当是为了增加坦克的整体战略行程而在量产车上特意做出的调整。

腿短跑不远的坦克在苏军坦克部队中压根不存在,非常重视整体战略机动能力的苏军坦克不但皮实耐操,油也带的足够多能跑很远。

车内满油820升的is1还能在坦克外面再挂上额外360升的外挂副油箱,二者相加的整体战略行程超过300公里,比110公里越野行程的腿短油老虎强出一倍不止。

当然,敢这么做的另一个很重要原因是苏军坦克使用的油料是不易燃的柴油,挂在坦克外面就算是战斗中被打烂了也没任何问题、顶多就是漏油。

但要是把这样粗犷豪迈的外挂副油箱弄在德军坦克身上,挂着几个大汽油桶子到处乱跑的德军坦克光是想想就很美丽,心中吐槽的马拉申科摇了摇头不禁有些恶趣味地想到。

“我们现在有人、有装备、有足够多的新式坦克,还有更多的支援同志和装备正在赶来的路上。”

嘴里念叨着的拉夫里年科弹了弹烟头上的半截烟灰最后猛吸一口,甩手将烟屁股一把弹飞之后紧接着继续说道。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打回去了,马拉申科。把那些德国佬碾死在斯大林格勒城里,让他们为自己的愚蠢和狂妄付出代价,你也是这么想的,对吧?”

几乎是和拉夫里年科跳下车来同时,摸出了一根烟给自己点上了的马拉申科随即报以认同的神色笑着回答。

“没错,但是夜空中的星星闪烁还得再等一段时间,只需要耐心地再等一段时间就好。”

昨天的章节有读者老爷谈到编制问题,这里做出一些回答。

其实只要是一路看过来的读者老爷都知道一件事,我对马拉申科和他的部队定义是方面军司令部直属部队,战时会根据总体战略部署和前线需要,下放配属到前线某个集团军或是某个重要的战略要点,或是赶去支援救火某一点的战斗。这就决定了不论是之前的近卫第一重型坦克突破团还是现在的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都不会出现单打独斗的局面,始终会有同等建制甚至是建制更大的步兵部队配合作战,这是一颗整体战略上的棋子。

柯基的手里有从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到1945年欧战结束时的完整苏军坦克部队编制表,上至坦克军下至坦克团全部都有,当然也知道像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现在这样的编制是要配备直属步兵的,之所以没有突出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的步兵,这有我自己的考量。

但就像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一样,本书侧重表达的还是坦克之间的对抗,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的步兵确实有,之后的剧情我也会酌情安排一些出场,但主要还是以坦克部队为主。

1943年以后的战斗偏向于整体大战略,马拉申科的配合步兵部队基本都是师一级起步,这样的情况下描写近卫第一重型坦克旅自带的小编制步兵,不是很有看点和宏大性,故而选择了淡化。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男朋友随时要异变[无限] 迷上校霸的信息素 城市那一隅的我们 穿成狗血文替身后我咸鱼了 穿成“女修”后被魔尊抢了 穿书结束后男主追来了 情敌因为我变成O了(穿越) 我带骷髅逛末世(穿越) 天才萌宝来袭 [综漫同人]挚友,拿来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