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五十万的面包?
皇家科学学院和皇家工业大学的提议很快被内阁会议通过,财政部也表示会拨款800万澳元建成这两所大学。
因为带着皇家的前缀,阿瑟也特意表示会出席这两所大学的开工仪式和首届开学典礼。
这也让内阁对于这两所大学更加重视,教育部长凯洛更是将这两所大学定为大学建设中的最重要项目,由自己亲自监督。
教育的事情暂时解决之后,医疗的问题其实也不算什么大问题。
澳大拉西亚目前拥有两所医科大学和一所医学院,每年培养的医学生数量还是很多的。
要知道,澳大拉西亚的大学最重视实践能力,医学院和医科大学自然也不例外。
这些医学院的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毕业没几年,但早已经在大学生涯中实习过数次,给执业医生打下手还是完全能做到的。
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和技能磨练,他们也会在医院成长为合格的医生,然后被调到其他新建立的医院。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大型医院数量远超大学数量,各州平均大型医院数量更是突破了5座。
其中比较夸张的,就是悉尼、墨尔本和圣阿瑟堡这样的重要城市,大型医院的数量都在5座以上。
而爪哇、苏门答腊这样的殖民地本土化的地区,目前的大型医院数量只有1-2座。
医疗部门的发展计划,其一就是提高目前现有的大型医院的数量。
不管怎么样,大型医院才具备更加先进的医疗水平,特别是要求极高的外科手术。
只有大型医院的数量越来越多,才能保证有更多的人在需要治疗的时候得到救治。
其二就是大量扶持医药企业。
光医院多也不行,相应的医疗制造行业也要得到充足的发展。
目前澳大拉西亚医药行业的巨头毫无疑问就是阿瑟所成立的医药集团。
作为阿瑟非常重视的医药方面的企业,医药集团目前成产的药物畅销整个澳大拉西亚,占据澳大拉西亚医药市场的75%以上。
除此之外,医药集团还和许多国家有着合作,每年药物出口带来的纯利润至少也有2500万澳元以上。
虽然看起来很多,但销售青霉素药物的利润就占据了大半,并且在逐年降低。
这倒不是说世界人口对于青霉素的需求在降低。实际上,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再加上世界各地的战乱,青霉素的需求不可能降低,只会逐年攀升。
哪怕到了后世,青霉素药物每年的销售额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是一个持续很久的市场。
也正因为如此,各国对于澳大拉西亚的青霉素药物十分垂涎,很早就开始研发自己的青霉素药物。
其一是打破澳大拉西亚在青霉素药物方面的垄断。
特别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这对其他列强和所有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也代表着垄断打破后的巨大商机。
其二就是搅浑青霉素药物市场。
作为防止伤口感染的良药,青霉素这种药物绝对不愁销路,也代表着生产青霉素药物所带来的巨额利润。
从1924年销售青霉素开始,青霉素药物的生产每年都能给医药集团带来超过2000万澳元的收入,甚至在最巅峰时期更是突破了3500万澳元。
虽然目前因为其他国家的加入,导致医药集团青霉素销售的收入已经降低到2000万澳元左右,而且还是货币贬值后的2000万澳元。
但没有人能否认,2000万澳元的稳定年收入,对于任何国家和企业来说都有不小的吸引力。
但不管医药集团获得怎样的成功,仍然不能掩盖澳大拉西亚医药行业落后于其他列强的现状。
除了医药集团之外,其他的国际闻名的医药企业几乎没有,除了一家经济危机中搬迁到澳大拉西亚的制药公司。
医疗部要做的事情,除了修建更多的大型医院之外,还有就是鼓励民间的制药领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制药企业。
只有大量的制药企业投入到关于药品的研发中,才有希望看到像青霉素这样领先于世界的医药产品诞生在澳大拉西亚。
而药物研发中需要投入的资金是海量的,这也代表着对那些医药企业的扶持一定要大,因为这也关乎到澳大拉西亚的民生。
对于这些,阿瑟给出的态度是,可以大量扶持,但要求医药企业研发出的药物必须率先在澳大拉西亚生产和销售,并且必须保证所销售的药物有着足够的药效。
关于医药企业,阿瑟也不是没听说过好药不是好商品的说法。
虽然对企业来说赚钱无可厚非,但在国家大力扶持的前提下,这些医药企业还没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那么阿瑟也会果断放弃扶持,任其自生自灭。
反正王室的医药集团就已经决定了澳大拉西亚药物研发的金字塔尖,也能确保澳大拉西亚人能够享受到世界先进的药物体系。
只有稳抓大型医院建设和鼓励药业生产和研发两项方针,澳大拉西亚的医疗领域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迎头赶上曾经的美国。
是的,虽然曾经的美国已经不在了,但阿瑟还是以最巅峰时期的美国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