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江培安,国产电影的扛旗人!
“上映半个月,《飓风营救》总票房高达5830万,缔造国产电影票房新纪录!”
“国际大导江培安,用实力堵住那些非议,成为贺岁档最红火的一部电影!”
“横扫贺岁档《飓风营救》就像它的剧情,一路打下去无敌手!”
“国内电影市场大爆发,《飓风营救》独领风骚横扫贺岁档!”
“没有大腕,没有里胡哨特效《飓风营救》票房剑指亿元大关!”
“江培安,国产电影的扛旗人!”
……
《飓风营救》上映半个月,票房直接来到了5830万。
这让《飓风营救》大出风头。
媒体们不停报道,观众们也是议论纷纷。
“好家伙,票房已经干到小6000多万了,这才半个月啊,按照这个趋势下去破亿不是妥妥的!”
“破亿有点悬,虽然我也是江导的粉丝,但破亿实在是太难了。
更何况现在盗版层出不穷,我好像已经看到有《飓风营救》的盗版光碟了!”
“真期待江导就像《飓风营救》里的主角于嵘光,拯救华夏电影市场!”
“各位,我们不要盲目自信啊!也不要给江导太大的压力,国内就那么大点的盘子。
那些知名大导都没有破亿作品出现,我们也不要为难江导,他还年轻,说不定明年就破亿了!”
“屁,我等不及了!我受够了国外电影在咱们国家大赚特赚!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一个天才导演。
破亿就在眼前!江导,冲!!!”
如果说《飓风营救》在首周的成绩就让影视圈内的人高度重视,并且猜测它的最终票房会不会过亿。
那么当上映半个月后取得了5800多万的傲人成绩,普通观众也坐不住了。
纷纷开始猜测《飓风营救》是否能破亿。
人就是这样,之前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不会抱有任何期待。
可一旦看到曙光,各种猜测和希望便接踵而至。
这也侧方面的反映了观众们对国产优质电影的喜爱。
说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后世人们对国足恨铁不成钢。
但每次当有捷报和好消息传来,球迷们虽然会骂骂咧咧的嘲讽。
但还是会忍不住打开视频软件去搜索相关视频,心里升起小小的期待。
当然,国足出线的希望,比《飓风营救》破亿还不靠谱!
“培安,近期有个采访你需要准备一下。”
江培安突然接到韩山平的电话。
“采访,哪个平台?”
江培安好奇的问道。
“嗯……现在还不确定能否拿下,我在争取。”
韩山平的语气里难得的有些踌躇。
还有韩董搞不定的媒体?
江培安有些疑惑,不过韩山平既然说了,那就说明有希望。
江培安心里也隐约猜到了一点。
为了票房破亿,韩山平,不对,整个中影集团都卯足了劲在努力啊!
江培安心里也有些期待。
破亿啊!
“江,难道你回到祖国后就把你的挚友忘记了么?”
在等待韩山平准备的“大招”时,江培安接到了来自大洋彼岸的电话。
“怎么会我的好友,布朗先生。”
“那伱准备什么时候来温哥华呢?你知道么,自从你公布打算拍摄《鬼影实录》和《电锯惊魂》续集后。
我心里是如何的高兴和兴奋,你的粉丝们几乎每天都会打电话过来询问这两部电影的动态。
可是江,我们等的实在是太久了,不是么?”
老布朗那边抱怨道。
江培安换了个手拿手机,从书架上翻开之前写好的剧本,笑着道:
“我亲爱的朋友你是知道的,前段时间我分身乏术,实在是太忙了。
不过我还是抽空把这两部电影的剧本都已经写好、完善了。
不过,现在我的电影还在上映期,我想好好的休息,不那么早的进入工作……”
“哦,你这个天才,真是个好消息,那我们何时开始拍摄?”
听到剧本已经写好,老布朗兴奋的说道。
“不要着急,布朗先生,我最近实在是走不开。
而且也快到华夏的新年了,你知道的,这个节日对我们无比的重要。”
江培安说道。
今天是17号,也就是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
去年这个时候江培安已经回到老家了。
“哦,过的可真快啊,那么我就不打扰你的心情了。
江,新年快乐。”
“谢谢你的祝福,对了布朗先生,《鬼影实录》和《电锯惊魂》的导演,我不打算担任了。
到时候我会带两个新人导演过去,可以么?”
“哦,这可真是个遗憾,不过也没差,毕竟你是制片人,关于导演的选定,听你的。”
老布朗笑着道。
“感谢狮门,感谢布朗先生。”
制片人拥有制定导演和演员的权利,这一点,狮门自然不会下场强行干预。
“我只是觉得遗憾,毕竟我们不能再在电影上合作了。”
“你永远是我的朋友,布朗先生。”
“我很喜欢听你说话,江。”
挂断电话后,江培安坐在书桌前,手里不停转动着笔杆。
桌子上摆着两份剧本,分别是《鬼影实录2》和《电锯惊魂2》。
如同在电话里说的那样,江培安并不打算再担任导演。
太费劲,也太累了。
更何况年后他还要跟喻飞鸿去滇省拍摄《爱有来生》。
好在《鬼影》和《电锯》的续集拍摄周期特别短。
尤其是《鬼影2》,前期工作准备好,基本上不到一个月就能搞定。
既然他不出任导演,那么导演这一块就要提前定好。
至于人选嘛,当然还是要从国内挑选。
别看后世国内那些导演,动辄就搞个几十亿的票房,其实局限性蛮大的。
最大的障碍就是,除了第五代和第六代某些导演,国际上基本上就看不到其他导演的影子。
在国内大赚特赚不威风,要是能赚外国人的钱那才叫牛逼。
培养几个国内大导,再提前把他们签在自己公司的名下。
这是江培安初步的打算。
钱嘛,肯定是赚不完的。
倒不如借用自身影响力带出几个好的导演,扩大基本盘的同时,反向输出华夏文化。
在后世资本下场之前,迅速提升名望和地位还有积累财富。
“具有非常强的商业电影功底,同时又十分优秀的青年导演……该找谁呢?”
江培安在稿纸上迅速写下几个名字。
最终,在八九个导演的名字里江培安画了一个圈。
泞浩。
“先用他在《鬼影2》上试试水,不行再换!”
……
泞浩这个导演,其实最擅长的是黑色幽默喜剧片。
比如他的成名作《疯狂的石头》这部被后世称为“以小博大”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