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片的历史是华夏电影不断走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历程,也是华夏电影到大众娱乐转型的历程。
在全球电影体系中,好莱坞具有语言、文化、工业水平、发行网络等先天与先发优势。
华夏电影的全球市场开拓好像只能依托于以中美合拍为核心的中外合拍……”
说到这里,江培安不免变得有些悲观。
这种不平等的合作,是这一时期特有的阵痛。
台下的观众也随着江培安语气的低沉而陷入沉思。
江培安的这番发言有理有据,甚至说出了许多电影圈的现状。
大家都是从业者,也都是颇有思想的那一小撮人。
如果江培安今天只是泛泛而谈,在热烈的气氛下,大家也都能笑呵呵的接受。
但如今江培安把这个口子直接撕开放在大家面前。
这就有点难受了啊。
台上的江培安收拾了一下心情,笑着继续道:
“可能话题有些沉重,但这些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今天的论坛相比大家都是收获满满我也同样如此,不过最后我还是想说:
华夏电影想要蓬勃发展,我们这些电影人可不能饿死……得先生存!”
江培安这番话说的有些直白,台下有些导演不由得发笑。
也有人嗤之以鼻,前面说了一大堆,不还是为了赚钱。
为了赚钱我们不如去工地搬砖,还拍电影?
“电影是艺术,不是摆在橱窗里的商品!”
突然,一名矮胖的中年人站了起来说道。
他的声音很大,所有人立刻朝他看了过去。
见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中年人扶着眼镜笑了笑。
江培安看着那人的脸,嘴角扯了扯。
这个论坛的门槛可真是够低的,什么牛鬼蛇神都能来。
“这位……先生,你是导演么?”
虽然已经此人身份,但江培安还是故意的问了一句。
“我的电影名叫《那时开》。”
江培安点了点头,心里吐槽道:
还真特么是你啊!
这部电影江培安看过,说实话,他不是很欣赏的来。
就电影的主题曲,仆树唱的《那些儿》还能听一听。
当然,一些文艺青年把这电影奉为讲述青春不得不看的电影。
“这位……导演,我想请问一下你的电影上映了么?”
“呃……因为某些原因,还未上映。”
矮胖男人有些尴尬的说道。
《那时开》被封了三年。
相关部门曾两次审查《那时开》。
第一次是在1999年,有关人士认为影片拍摄手法“过于前卫”。
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些偏颇的地方,因此经过了一次大的修改。
再过两个月,大概会开始第二次审查。
目前他的这部影片仍在修改之中,据矮胖男人后来的采访透露。
第二次修改后,《那时开》已得到电影局上下的认可,许多人士都很支持他,还主动地帮助他。
由于大家一起努力,这部片子通过是眼前的事了……
扯淡!
这部电影最起码还要封禁一年,前前后后加起来足足有三年。
“我想请问,您的这部电影为什么要上映呢?”
“想让更多的人看到。”
“那为什么不选择在网上免费公布呢?你应该知道嘉和的《特务迷城》吧。
它在上映之前,就曾在网上公布过三十分钟的前传。
当然,我知道如今的网速还有点困难,但为什么不等互联网普及。
大概也就这三四年的时间,到那时应该会有更多人看到,而且还不会牵扯到票房的问题。
省的有人说电影沾上铜臭味,这样岂不是更靠近你的最初想法?”
江培安看着眼前的矮胖男人,笑着道。
“你……这不一样。”
矮胖男人还在坚持。
学《特务迷城》在网上放映?
《特务迷城》连本都没回好吧!
他要是敢这么做,西影厂和喜洋洋第一个不会放过他!
然后是演员、剧组的工作人员。
他就别想在这个圈里混了!
他不仅要上映,还想着获得大票房呢!
江培安也不再跟他纠缠,转身将话筒交给身后的主持人。
论坛结束后,江培安被许多记者围在一起采访。
其他的导演也纷纷过来跟他打招呼。
“江导,发言很精彩啊,振聋发聩!”
“有空一起合作!”
“我会仔细想想江导今天说的这番话!”
江培安笑着和这些人点头致意。
回答了媒体的几个问题后他从容的离开会场。
“江导……”
正当江培安离开的时候,身后有人喊住了他。
回头看去,正是在会上向他提问的矮胖男人。
“有事儿?”
江培安停住问道。
“呵呵,刚才江导的发言实在是令人振聋发聩。
虽然我们有分歧,但我还是挺想结交江导您的,我叫高小松,幸会。”
矮胖男人笑着说道。
还真是一副公知嘴脸啊。
对于此人,江培安只有两句评价:
张扬任性,利己主义。
站在风口,兴风作浪。
“你好,不过我现在有点忙,以后有机会再聚?”
江培安对此人没有好感,敷衍道。
“呵呵,不急,这是我的名片,有空您找我。
我在京城这地头也认识几个朋友,听说江导您还是音乐人,有空咱们一起交流?”
打听的还挺仔细,我做音乐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江培安腹诽一句,随后接了名片拿在手里。
“好说,那咱们再会。”
说完,江培安头也不回的离开。
“什么玩意,得志便猖狂。”
看着江培安的背影,他恨恨的说道。
……
走在垃圾桶旁,江培安将手里的名片直接扔在垃圾桶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