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因果关系
至于明牌撑腰这种殊荣是否太过了。
那就不得不说下简单的说下大明如今的税收与经济问题了。
大明的基础农税是朱元璋定下的,三十税一,可见老朱确实是体恤百姓的。
而作为一个农业国,大明帝国的运作需要官僚的运作与拱卫。
所以官僚薪酬虽低,但在地税方面,大明朝的官员可以得到一个与自身品级挂钩的税收减免额度,注意是减免,而不是直接免税了。
但随着时代变迁,自明中期开始,税收优免制度的范围与额度,在大明官员的努力下一步步扩大。
同时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灾人祸,以及各种加税,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只能卖地,还有卖身为奴,也因此土地价格大幅下降的。
官员世家趁机大肆购入土地,收纳奴仆,同时利用税收优免制度来做文章,避税逃税少交乃至不交税。
大明的藩王们干这事儿也是干的炉火纯青。
农税烂了。
那盐,铁,茶,矿此类暴利行业,其中盐,铁又是官营,总能多挣点钱吧。
嗯。
各路公侯,藩王,还有一些朝中或地方官员表示确实。
可太挣钱了。
起初只是求皇帝赏赐下盐引,等拿着盐引去支盐的时候多取他个好几倍,顺道还要往里头塞进一大批私盐,利用皇帝赐下的盐引躲避盘查。
早在宣德年间,私盐贩卖就已经成了根本治不好的顽疾。
然后,明朝商税还低。
所以眼下比崇祯还要穷的朱聿键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可以让他独自一人垄断的暴利商品,且规模做的越大挣的越多,如何能不当个宝贝一样死死守住?
保一下王承恩有什么问题。
人没有官职,在南京又没有多少党羽,更是个宦官,年纪还大,也没有什么干儿子之类,平日里除了缩在一个庄子里就是去那每月亏损的船厂走走。
指不定那一天就走了,分过去的三成厂利润转手落朱聿键手里了。
朱聿键如今只要想起王承恩就乐。
贵人呐!
当然,如果让朱聿键看见了王承恩庄子里的那些个作坊和造出来的东西,那喊完这一声贵人过后,王承恩就得入土了。
“成了!?”
“成了啊老爷!李工头儿照着图纸瞧了又瞧!确定没错!”
听得仆人所言,王承恩喜的满面通红。
“快快!帮咱家穿衣!”
片刻之后,王承恩顶着冬日凌晨寒彻骨的冷气迈着完全不属于五六十岁老年人的步子,奔向庄园主屋后方,后面的仆人举着皮裘要给披上,险些没追上。
打开一道看似简陋的木门,沿着灯火通明的地道深入,片刻之后,一个火热好似熔炉的大地窖出现了。
地窖中央正有十多人正忙碌着,这些人见王承恩来了,当即跪了一地。
“见过老爷。”
“起来起来,李二锤呢!?老李!那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