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可挑选的导演,我在诸多人选中挑选出了三位,你看看,都是有过往作品的人,但是究竟选择谁还在考量,你是编剧也是出品人,你觉得谁更合适?”丹尼尔拿出三份类似于简历的个人资料来。
简历上的是三位导演的详细资料,除了他们的一些基本个人情况外,还有他们的作品详述,获奖经历,票房情况,以及风格描述甚至专业影评人对他们导演水平的评价,以及优缺点,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写得相对客观,没什么主观评价,让藤原圭这个并不算特别熟悉荷里活的人看起来十分舒服。
“这三位都是我认为能力过关的导演,而且近来一段时间是有档期的。”
“似乎都不是很有名。”
“微薄的预算,请不来名导演。”丹尼尔直白地说道,“这三位并没有过两千万票房以上的作品,不然也很难答应拍摄一部制作预算不满两百五十万的作品。”
藤原圭给出的《电锯惊魂》的预算是两百万美元,不找投资,全部自己出。丹尼尔嫌弃实在是太少,表示如果超出预算,自己也愿意投资五十万。
但实际上,藤原圭觉得不太会超过预算,因为这部片子原版的预算也就是一百万出头,是荷里活小刀锯大树的典范作品。
“唔……”藤原圭仔细地看了眼这三位导演的履历,其中有一位是四十岁导演的履历颇为亮眼,这位导演是电视剧导演出道,曾经执导过不少恐怖悬疑题材的电视剧作品,而且收视率都非常不错。
但是电视剧在美国的地位可不像曰本,与电影艺术比起来是二流艺术,所以这位导演有了触影的想法,毅然转型。
然而转型后的成绩并不理想,成为电影导演后接连拍摄了三部影片,虽称不上血本无归,但是也的确没什么收益。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获得了一千七百万的票房,但是成本就高达一千万。所以基本等于片方没捞到什么收益。
所以自那过后,这位导演就很难再得到投资人的信赖了,虽说电影导演这条道路没有断绝,但是也很难再获得四百万以上的投资了。
而影评人和行业内专业评估人士对他的评价时:技术完备过硬,对预算和时间的掌控力强,不会出现时间和金钱成本失控的情况(毕竟是电视剧导演出身,而成本失控和延期对于电视剧拍摄来说是灾难),擅长塑造恐怖氛围,但是过于按部就班,对剧本的依赖性强。
简而言之就是,优秀的导演是能提高剧本的档次的,比如说二流剧本能改成一流,而这位导演似乎缺乏这方面的能力。
然而看到简历上有这样的差评,藤原圭反而眼前一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