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梁莘准备考大宋画院
梁莘把四个老头给说懵了。
过了一会,苏轼说道:“这莘哥儿,倒是挺有品位的。”
章惇:“东坡,过来帮着处理这些,曾布借磨勘,打击异己,提拔亲信。”
苏轼:“就凭你们三个贼子此时在这屋,他莫不是自寻死路。”
眼看又要吵了,韩忠彦:“布局一下,总要放长线……”
“罢了,指望当今官家处理政务,还不如你们三个贼子靠谱。”苏轼拿出一条带子挂在脖子上,然后系上两边长袖,试了试桌上的不同种类的笔,挑了一只后坐了下来:“先支持陈次升,台谏任命三省不得插手,之后才好收网。”
章惇:“说的不错,第五只贼子东坡。”
这话,苏轼一点也不生气,他的气在当年被贬黄州的时候,就已经没了。
苏轼问:“那,第四只贼子是谁?”
“第四只是忠彦,第一只是反正没打算认你当祖父的莘哥儿。这事,要从……”章惇开始讲了,他怎么一点点分析,一点点设局,了多大的功夫才分析出来,是谁在皇帝背后教如何处理政务,再到赌上身家性命参与其中。
用只作为量词。
章惇也是顺着苏轼的话往下说。
当章惇说道:“认你当爹的人现在很多,最初的梁师成是奔着你的名去的,这事对他有好处。但现在呢,听闻宫里还有一位女官,听闻其母也是你当年的小妾,这事真或是假,真是冲着你?”
苏轼摇了摇头:“若要认,不会等今日。”
章惇是一点面子都没给苏轼留:“对了,还算你没有自大,是冲着梁师成。包括你刚到汴京就去迎你的孙觌。”
章惇的话,苏轼认可。
年少时,两人是好友。中年时,章惇有一段时间就是把苏轼与苏辙往死里整,当然了,苏辙办的有些事情,也确实下作了些。到了他们这个年龄,六十多岁了,许多事情也看的开了。
章惇与苏轼没再吵了。
章惇拿出一套手稿。
《蝶语四训》
苏轼翻看几页之后说道:“虽然你这老贼无耻、卑鄙、下作……”骂了一分钟没重复后,苏轼指着书说道:“学问还是有的,这手稿,我读读。”说完,就往自己的怀里塞。
章惇一把抢过:“等完稿后你再拿走,这并非我所作,我只是代笔,作者是莘哥儿。”
“他……”苏轼听完,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他才多大,别说是读书,就算是娘胎里开始持家、当官、为师,他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感悟。”
章惇的反应很平静:“你二十岁还在研究诗词,莘哥儿十六岁,却已经是老道的处理的政务,告诉你一件汴京城只有极少数人知晓的秘闻。”
“讲来。”
章惇还在组织语言,范纯礼直接就说道:“我派人查过,去年年底前,莘哥儿还在到处去找人抄类似于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此类的诗词,莫说是自己作诗词,就是抄都抄不全,背都能背出错。”
“这……”苏轼有点糊涂了。
范纯礼接着说:“后,大娘娘问话,莘哥儿编的话有假,他只见过前书艺局贾祥公公一面,还是去偷艳画被捉的。”
苏轼问:“此时?”
换谁,都糊涂。
章惇这才说道:“绝密,若非老夫还有点人脉,怕也不知,当今官家曾经在国丧刚结束就去青楼,在酒楼与人争执,打死一人。”
“谁?”
“莘哥儿。”
苏轼指了指门外,那意思是,刚才出去的是鬼?
章惇摇了摇头:“说不清。”说完后,章惇走到书架上,翻出一些草稿:“这是很早之前,他自己写的诏书批示草稿,虽然遣词造句水平很差,但在政务处理的智慧上,你被贬黄州之前也未必有这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