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皇马在反击中投入的人数并不是太多,
再加上曼城在攻防转换的时候,自身的落位防守也做得相当到位,皇马的这一次反击机会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
孔帕尼抢在c罗之前,截获了本泽马向左边路的传球,重新控制住了球权。
曼城开始在自己的半场控球组织,在攻防两端来回奔跑的双方球员们,也趁此机会喘了一口气。
托尼克罗斯与莫德里奇对视一眼,两个人再确认过对方的眼神之后,就立刻认识到自己两人遭受了瓜迪奥拉的刻意针对。
当来自英格兰的传奇主裁判,我们的盲侠先生,克拉滕伯格,吹响比赛哨声的那一刻起,
皇马的中场枢纽托尼克罗斯与莫德里奇,就发现自己陷入了曼城精心为他们准备的牢笼。
托尼克罗斯一开始在右侧一带活动,但很难拿得到球,在他的周围,曼城的球员布置了层层障碍。
今晚,皇家马德里采取的是传统的四三三阵型,bbc,典礼三中场,后防线从前到后依次排开,三条线之间有很强的层次感。
但曼城的阵型就有点不大一样了。
亚亚图雷和德布劳内的位置前的得很靠前,给皇马的中场组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左路的边后卫克里希倒是一直没有插上,似乎是要防止住贝尔与卡瓦哈尔在这一侧的突进。
而右路的凯尔沃克则是直接压到了皇家马德里的半场。
于是,凯尔沃克、德布劳内、亚亚图雷、大卫·席尔瓦,再加上时不时前插上的坎特,这看起来都有点像是五中场的布置了。
其中,德布劳内就总是在托尼克罗斯的侧面,赵今歌与亚亚图雷的位置则是沿着中路往前,
再加上另一侧靠近莫德里奇的大卫·席尔瓦,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包围圈,将皇马的两个进攻枢纽,牢牢的包裹在中间。
皇家马德里的其他球员很难把球传到这里来,这也是纳瓦斯在开场之后直接选择两次大脚的间接原因,
毕竟他开大脚的进攻质量,除了够快之外,远远不及由中场组织后皇家马德里打出的反击质量来的高!
曼城不讲武德的多人包围圈,让皇马最重要的两名中场球员很难拿得到球,除非他们选择主动离开自己习惯的活动区域。
可一旦离开,他们就会影响到球队其他人的活动区域,这毕竟是在赛前的战术演练上所规划好的职责范围,而且还有自己习惯性站位的原因。
开场之后,皇马率先开球,曼城立即对皇家马德里组织起了一波高压逼抢。
这其实并不出乎皇家马德里的意料,瓜迪奥拉本来就很善于抢攻。
但让皇家马德里不安的是,在前面两分多钟里,他们很难拿得住球,虽然曼城也很难打穿皇马的防线,
但是作为西甲的头面球队,皇马什么时候连中场控球都做不到了,这就有点伤自尊了。
齐达内作为一名顶级的中场大师,在场边观看了开场后的近10分钟比赛后,他就已经明确了瓜迪奥拉上半场使用的战术套路。
曼城就是要切断皇家马德里前场与后场之间的纽带,让皇马在攻防转换时,最为犀利的反击失去平时引以为傲的创造力与攻击力。
在摧毁皇马进攻组织的同时,保护曼城上前压迫后裸露的后防线,并且进一步限制了皇马参与反击的进攻人数,
在曼城不惜体力的回追防守下,皇马的反击只能有bbc三人组的个人能力来展现威力,
而且他们还要遭到曼城几乎两倍与他们的防守球员的围抢,
就这样的进攻强度,皇马要是想打出致命的威胁,要么指望bbc三人组踢出天神下凡的操作,要么就只能等待曼城的后防线犯病了!
很快,当曼城重新组织进攻之后,皇家马德里就快速退防。
这一退,曼城的中前场球员就毫不客气的占领了皇家马德里送出的球场空间,
赵今歌的位置很活跃,可边可中,甚至可以随着本泽马与c罗的反击,积极回防。
凯尔沃克跟在赵今歌与德布劳内后面也表现得非常积极。
在之前一次曼城的进攻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凯尔沃克压得比德布劳内还靠前。
而且英格兰边后卫压上去之后,由攻转守时,他第一时间就在前面反抢,并配合几名队友将球给重新抢下来,充分展现了自己在攻防两端的实力。
这次进攻又是如此,前插受阻后,凯尔沃克向后送出传球。
德布劳内在靠后的位置,接到球后,内切左脚斜长传要找阿圭罗。
佩佩抢先一步,力压阿圭罗用头球,将足球顶了出来。
曼城眼看进攻无果后,又快速落位,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皇马在左路没能形成优势,立即转移到了右路,想要打克里希这一侧,但大卫-席尔瓦在边路一次漂亮的铲断,虽说将贝尔给绊倒在地,但主裁判只给了界外球,没判罚犯规。
曼城的防守也是组织得很严密。
最重要的是,三条线都压得很紧凑,进退有据。
c罗在左路的位置,几次想要跑出空挡,尝试去接应和拿球,但队友都没能传过来,皇马的左路进攻在赵今歌与凯尔沃克等人的联手制衡下,
总是传着传着,又被曼城的防守球员抢断了足球的控制权。
在连续几次的进攻失败后,c罗果断抛弃了在左边路闯出一片天地的想法,与本泽马交叉换位开始到中路寻找机会。
在第十四分钟的时候,卡瓦哈尔越过中线,在得到队友的传球后,看了一眼贝尔所在的位置,心领神会地送出了一脚长传,给到曼城防线的身后。
可在球刚刚落入曼城大禁区时,乔-哈特已经弃门出击,高高跳起,将已经飞到贝尔头顶上的足球给摘了下来。
皇家马德里的进攻再一次无功而返,两队之间的攻防战开始更加激烈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