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风起青萍之末(下)
“这都是我们之前没有得到过的信息啊。”彼得神父很是高兴:“那元朝的战斗力如何?他们的士兵数量、质量怎样?”
“数量倒是多,但是没啥用。当然,俺见到的毕竟不是他们陆军主力,所以说的也不一定准确。”唐赛儿想了想,还是补充道:
“元朝船队一次放下来了好几千人,但大部分都是那种南洋土人。他们的作战素质并不高,感觉就是凑数的。元将估计也知道他们的水平,只是让这些人去打杂,只有一部分地位稍高的,被夹在军中,用来填充阵线。”
“元军将领内部,意见其实不统一。他们也知道,现在这个情况,上岸也守不住。但俺私下打听,他们应该是希望攻克几个州县,这样方便进行宣传。”
“是宣传给谁看啊?其他小国么?”王大喇嘛问。
“内外的宣传都有吧。”唐赛儿回答:“爪哇朝廷的统治,并不如明朝那么严密。他们的官府,跟俺们那边不一样。大商人的庄园跨州连郡——或者说,庄园就是他们的地方官府了。”
“这些大商人,或者说庄园主,也不全是汉人。为了拉拢土人,一些当地的土王也经常被邀请进来,作为这种地方领主,进入爪哇朝廷。”
“南洋那边,也确实有大一点的国家,但那些土人国家,比爪哇元还要松散。土王的本部兵被击败后,附属城邦就会一哄而散,转投待遇更好的元朝。用这种方式,他们快速兼并了不少邦国,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国家。”
“这些地方领主们,除了经营庄园,大部分也都从事海上贸易,所以商业和航路对他们尤其重要。爪哇元最重要的几个家族,都是势力强大的海商。因为这些人拥有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最庞大的船队,所以无论经济还是军事上,小城邦都得服从他们,根据他们的命令,缴纳贡赋、生产商品、乃至召集土兵。”
“但是,反过来说,他们也得想办法,才能让地方保持忠诚。因为土王们既然能倒向他们,也能倒向明朝。不过,当时明朝为了追击这些元朝人,打进了交趾,把那里作为基地,让他们感到了威胁。我估计就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这么团结。”
“土王不喜欢明朝的管理方式吧。”王大喇嘛大概猜出来原因了。
“是啊。”唐赛儿点点头:“俺一开始没想过这么多,后来一路了解了不少,才发现,元朝士绅如何看待明朝,这些土王也差不多。”
“明朝认为,交趾是汉唐故地,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是中原王朝的实际控制区了。所以,攻占那里之后,就设置流官,征发土人,如同中原的习惯。那边的土王因此很不满,南洋的其他土人,也因此厌恶明朝,觉得还是跟着大元混比较舒服。”
“他们倒确实是这么宣传的。”彼得神父说:“看来他们对土王也很宽仁啊。”
“我倒是觉得,明朝也没说错。”王大喇嘛有些怀疑:“交趾那地方,跟西夏那边,不是一样的么?都是大汉的时候入收入疆域,大唐瓦解之后自立为王。西夏故地可以设置流官,算进本土,交趾为什么就不行?”
“俺也不知道。”唐赛儿承认:“不过俺可以猜测出爪哇朝廷的心态。一方面他要告诫手下,明朝很强大,难以独立对抗,所以必须团结起来;另一方面,他也必须拿出一些成果,给内外的势力看。否则,人家可能就会找其他人去保护自己了。”
“所以他们才急着打是吧。”王大喇嘛点点头。
“是的。”唐赛儿说:“俺了解的情况是,元军这次就是为了攻城来的。他们希望至少能打下来一两座城,如果能攻下府城就更好了。不求长期占领,至少得取得几次胜利,给家里交差。”
“那能不能打下来呢?”王大喇嘛问。
“没什么希望的。”唐赛儿直接摇摇头:“当时俺就说了,如果早来一个月,还是有机会抢占益都的。但现在,明军主力已经在路上了。北平都司的骑兵很多,沿途府县的城池也都在官府手里,人家要迅速驰援,速度会非常快。他们已经没有这个时间了。”
“俺建议他们见好就收,最好不要去攻打府城了。明军先锋被我们击退后,没有完全撤走,而是退入县城里固守待援。这些人士气已经受到挫败,看到新加入的元军一定会大为骇然。俺们去劝说一番,围三缺一,城里败退下来的士兵,很可能就会溃出,这样一来能满足他们攻克城市的愿望,二来也有更大机会,干掉之前那个大官。”
“但是,元人却不赞同。他们自己内部都有分歧。有人想要带俺们直接回海上,转头去攻打他们之前没啃下来的莱州卫所;有人想要让俺们带路,伏击一次明军就撤走,带走人口和财物就行;但大部分人,还是想去和明军决战,攻打城市,觉得现在反正路熟、人多,就想要搏一把了。”
“他们这是上头了么。”王大喇嘛说。
“他们那个理论倒是不错。北平都司抽调来的机动力量,是短时间内能调过来的最后一支援军了。其他地方的兵力,过来都需要时间。能击退这些人的话,向后可以清扫胶莱的明军据点,为后续行动减少压力;向前激进一点,可以出济南,沿大清河西进,切断明朝的运输线。”唐赛儿解释道:
“这个可能性,是他们之前都没设想过的。在东南,明朝的防卫很严,很多时候都是他们在挨打,已经很长时间没能取得足够大的战果了。这么一个突然出现的机会,估计不少人就动起心思来了。”
“这个影响很大?”彼得神父不太明白。
“整个北方,因为之前的混战和天灾,受损都很严重。俺们山东那边相对都算比较好的,长城一线的边地更加艰苦。那边人不多,战事却频繁,难以自给自足,每年都需要其他地方运送大量粮草、物资,才能维持。”唐赛儿说。
“元朝时候,开凿了会通河,连接南北。当年明太祖老朱皇帝,北伐攻打大都的时候,据说就是沿着这条路北上的。但二十多前的时候吧,黄河又发大水,不但冲毁了附近的农田和县城,还灌进运河。这次水患很大,洪水退去之后,淤泥把会通河中段,连同调水的湖泊,整个都给淤平了。运河本来就欠缺维护,自此之后彻底中断,运往北方的粮草,只能在济宁下船,装车运往德州,再重新进入北段运河。运输的效率就大打折扣,补给线也变得十分脆弱。”
“运河一下就没了?”彼得神父惊讶道:“这黄河这么恐怖啊……”
“哎,你们没经历过,不好描述……”唐赛儿摇摇头:“总之,水灾之后,这么将就了几年,朝廷憋不住了。海上的航线不安全,经常被人袭击,所以,官老爷们还是想要重新接通运河。”
“几年前,朝廷做了个新设计。他们觉得元朝的河道还是不够好,打算走东平湖那边,新挖一条河出来。但挖河是需要人手的,还是得征发老百姓。这几年日子太难过,所以俺们举事之后,开凿漕运的民工也要么响应,要么逃亡。有人来投奔俺们,还有不少人干脆聚集在周围的湖泽里,落草当了强人。”
“如果能一路打过去,沿途收拢义军,截断这个还没成型的运河,就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打乱明朝的整个战略部署。这个战略前景太诱人了,而且时机确实难得。明朝内部发生大规模动乱的机会,之前没法预测,之后也很难再找到了。俺估计,他们就是因此才忍不住的。”
“那你为什么反对呢?”彼得神父问。
“大家心不齐,这仗没法打。”唐赛儿摇摇头:“明教的人不想离开老家,根本调不动。济南府的教众吧,又不坚定。俺们都合兵一处了,他们那边还有人,把那个老皇帝画像又拼起来,说之前的官员不认太祖也正常,现在来的是太祖亲儿子,举着画像和诰命给他看,应该有用……”
“俺都受不住他们了——都啥时候了,还惦念恁那牌子呢!”她无奈地说:“官军数量不一定超过我们,但是骑兵很多,而且有众多老手。和他们交战,必须小心谨慎,防止人家抓住破绽。但现在都是这样的人,你说怎么主动出击跟人家打……”
“后来果然不出所料。哎,俺都不想讲这么蠢的事。”唐赛儿摇摇头,无奈地说:“元人还想打完了顺路攻城,从船上卸下了大炮,硬拖着一起走。俺们活动的地方本来是山区,为了配合他们,也只能冒险出来。还没到省城下,果然遇到了官军。”
“元将指挥俺们斜靠着小山列阵。他们做右军,右边靠树林,前面是平地。俺们做左军,左边是一块被大水淹了的泥泞地。左右两军之后,还留有三千人作后军。几家兵力凑一起,有小两万人,足够挡住这个路口。”
“阵前,俺们把辎重车卸下轮子,半埋下来,元人还在车之间设立炮位。明军骑兵在远处整队,准备掠阵,元人老远就施火发炮。虽然没打着几个人,但骑兵的队形全乱了,只能往后继续撤,在更远的地方集结。也不敢小跑过来,只能离老远就开始加速,防止给他们打到。”
“试探几次之后,官军退走了。元人没带多少马,俺们这边倒是有一些骑马助战的老乡,但坐骑的马力,人的骑术、枪法,估计都不如人家。有些人还骑着大骡子呢,这要是贸然出去跟人家打,肯定要吃亏的。”
“元将说,现在虽然抓不到他们,但明军骑兵能停留的地方也有限,应该还有接应在后面。俺们继续在这儿等,并不安全,因为明军肯定会设法绕大圈围过来的。应该继续前进,做出要攻城的架势,逼迫明军出来拦截,跟俺们决战。”
“于是,大家又装好辎重车,拉着火炮继续前进。一路上,官军骑兵不断出现,跟俺们的斥候交战。俺们的斥候打不过他们,非但搞不清人家的情况,反而好几次被人突到附近。好在附近地形,俺们还是熟悉的。往前走了大半个时辰,果然发现,明军大队就聚集在附近一个集镇周围,刚刚正在修整、饮马。见俺们来到,也不再撤退,迎了上来。”
“俺们认为,这就是官军的主力了。他们的数量比俺们预计的还少不少,估计只是赶路来增援的人。但大伙也不敢托大,元将指挥大伙重新列阵,元军做前阵,俺们做后阵,那些南洋土人,和其他助战的小股乡民,都在中间。摆出个厚度很大的阵型,防止出现问题。”
“官军也放出数千步兵,迎了上来。不过,当先冲阵的还是骑兵。但元人火力很猛,骑兵几次试探都被火铳、火炮打了回去。不仅如此,他们还以百人为单位,各持长矛、长刀,掩护火器手、弓箭手上前,对着官军中间位置一阵乱打,试图逼退他们。”
“但明军很是坚韧,无论骑兵步兵,迎战时都毫不畏惧。他们主帅也在中军军前,亲自带人往来驰突。元人集中火力射击,那个燕王的大旗都被流弹打断。但官军也没慌乱,反而还在继续作战。更多的骑兵进入了战场,绕过焦灼的前线,开始进攻我们。”
“元将于是传令,让军队展开。中军向左,后军向后,迎击敌骑。俺觉得这样不是个事儿,不如一鼓作气,反过来从两边冲击官军。中军那些人实力不行,但俺手下,应该还是能凑出些人的。”
“两军向两侧展开之后,俺派人嘱咐左军那边的人不要动,自己这边,让大和尚他们带着步军,继续向右前方前进。又抽调出各部,骑马、骑驴的乡亲一千余人,下马牵着坐骑,跟在步卒之后。”
“官军果然也派人拦截,他们那边确实有不少蒙古人,能看出衣甲不大一样。这些人甲胄更轻,动作更快,向更远的地方绕过去,准备打俺们这个军阵的侧后。不过他们没看到这边情况,就过于草率地绕过来了。等他们来到阵侧后,俺摇起旗,让众人上马。俺叫上老仙姑帮忙击鼓,自己拿着枪,领着上千人一起冲过去。”
“胡骑措手不及,被俺们打散了。一些人冲过来抵抗,俺当头一枪,刺死一个当官的,众乡亲很受鼓舞,鼓噪着冲上去,砍翻了一众鞑靼兵。其他敌人见势不妙,立刻拨转马头跑了。”
“俺赶紧招呼大伙别追了,转头向官军后面扑过去。失去了这股胡骑,后面的人还没跟上来,正好是个时机。另外,还摇旗给大和尚他们,快步向前,先堵住官军变阵的位置。”
“这一招狠啊。”王大喇嘛赞叹道:“姑娘确实是大才,能抓准这个时机。那明军是怎么对付的?”
“明军大阵没什么变化,估计也是知道现在变阵有点晚了,反而容易出问题。但他们后军也分出人,准备迎过来。同时,官军主将也带着亲兵,从中军那边,跑到俺们这一翼来了。”
“俺觉得,如果转头拦他们,情况就危险了。官军的精骑肯定很难打,就算拖住他们,和步军一起攻击,估计也很难在官军后军上来之前,就击溃这些人。所以,俺又摇旗传信,下令步军第一行,各队变直队,快步走变冲锋,一定要黏住这些人。俺带着骑兵,先把他们的后军撵走,然后回头过来,把这支骑兵和其他支援的人打掉。”
“步军前行有两千人,各执长枪,齐齐冲上来。俺在前边回头看,都觉得声势浩大。寻常的骑手,看见这种情况,一般只能躲避。就算不怕,也必须认真迎敌,没法分心。然而,官军却不管他们,从阵前一掠而过。这些人不但马术娴熟,胆子也极大,根本不管侧后方的威胁,擦着大阵滑过,直冲着俺这边来了。”
“他们马速也快,很快靠近这边。俺一眼就看出,已经来不及再按之前的计划走了,实在没办法,只能回头去救。结果,俺这边,头刚转过来,官军骑兵就一头撞在俺们马军末尾,还和步军衔接的地方。那边的骑驴老乡和拿长枪的步军,连忙去围攻他们,但官军太强,反而把大伙给杀散了。”
“俺看现在已经来不及,索性不去让步军调整。等他们继续前进,可以敌人后军碰上。这些骑兵,只能俺自己顶住了。俺就让老仙姑再击鼓,迎上官军——他们改为负责主攻,俺们改为纠缠。”
“但说实话,俺这会儿也看出来了,手下这帮乡亲,怕是很难顶住。不过接近时,俺发现,官军已经把旗杆子换好,又有给举起来了——那个藩王居然亲自跑这边,冲阵来了。”
“啊?燕王自己跑过来了?”王大喇嘛这才反应过来,惊讶地问。
“俺估计是。”唐赛儿点点头:“虽然很麻烦,但俺当时马上就想到,这估计是唯一的翻盘机会了。如果能在阵前打败此人,哪怕暂时吓他一下,逼他后退,官军都得集中去保护他。这样,多少能得到喘息,指不定还有抽身的机会。所以,俺驱马就朝那边冲过去了。”
“那藩王是个黑壮汉子,衣甲挺显眼的。周围的亲兵倒是真不太多,俺赶紧喊大家一起上。结果,那人真迎上来,俺架枪想刺过去,但那人身长力大,动作还快,伸手一枪,先捅了过来。”
“俺尽量扭身去闪,但这一下还是擦过衣甲,枪柄打在身上,把俺砸得差点直接栽下来。整个脑袋七晕八素的,都没心思想别的了,勉强抱着马,跑向远处。那汉子还转头望这边,大着嗓门喊‘贼将怎还有个娃娃?’看了两眼,转头去驱赶后头的马军了。”
“这样啊……”王大喇嘛和彼得神父面面相觑:“那之后呢?”
“就没有之后了。俺们马军给这伙人杀散了,大伙四处乱跑。俺想回去召集他们,但老仙姑赶过来,啥也没说,就把身上包袱给俺,让俺别打了,先自己快走。”唐赛儿叹了口气:
“俺不乐意,但老仙姑丢掉鼓,抽了俺一巴掌,扯掉俺的披风,自己裹上,就回身迎敌去了。俺只好往后跑。之后,俺就没见过她。”
“这边一片大乱,步军也没顶住。俺们左后方,又有一支官军骑兵,不知道是绕过来的、还是提前埋伏好的,也突然出现,从阵后兜过来。左军根本没能力拦截他们,让这些人也顺利冲向俺们的步军。官军步骑齐进,践踏阵列,四面攻击。那边没撑太久,就溃走了大半,大和尚他们估计也都没了。”
“元军中军倒是反应快,立刻丢下左军那些土人,抽身就跑,所以最后逃走了不少。大先生离中军近,也被他们一起裹着,一路逃到山里。官军忙着收拾四散逃跑的土人,也没有立刻追击过来。”
“哎……”王大喇嘛叹了口气:“我们也不是故意说这些……”
“俺知道,不要紧。”唐赛儿却显得很成熟,很快平静下来。
“那之后,大家都知道没法打了。元将倒是比较爽快,没怪罪俺,说这就是单纯打不过,不是计策有问题,碰到这事也没办法。而且,虽然打输了仗,但他们还剩两千多人跑出来,损失也不算大。何况新的机会又来了,能够获得的补偿,足够弥补战争的损失了。”
“这人心态太稳了吧。还剩两千多,都算损失不大啊?”王大喇嘛惊讶道。
“主要是土人丢的再多,他们也不心疼。”唐赛儿摇头说:“他们丢掉了火炮和工程器械,反而走的更快了。元将说,明军虽然胜利,但也看出他们的数量还是不够多。现在附近还有其他义军在活动,在更多援军到来之前,应该也没法走太远。所以,他们要去西边,看看能不能占领几个县城,然后收兵。”
“都打成这样了,还要攻城啊?炮都丢了啊……”彼得神父疑惑道。
“俺也奇怪。但元将笑而不语,第二天就带俺去旁边的县城。他没有穿铠甲,就带着几个人去城外等候,结果,那边的县令居然也跑了出来,和他互相客套了一阵子。”唐赛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