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觉告诉他,那人一直在盯着他,且并非善意。
他纳闷地挠挠头,进城的时候,正好瞧着王丰就在城门边站着,像是没料着他从外边回来,眼中有几分惊愕。
“老爷...”
王丰看向他的扁担和背篓,咽咽口水:“您怎么上山了?”
王二麻子:“没事,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去山上走走。”
两人一并往回走,王丰回头看一眼通往城外的路,神情不自在,试探道:“老爷,您没遇上什么危险吧?”
比如什么人之类的。
王二麻子摇摇头,瞧出这位管家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天儿太冷了,你身上不爽利?若是不爽利,就不必在城门口的热水摊子守着,那老伯贪也就是几桶水的钱,用不着搭上你病一场。”
王丰眼眶一下就红了,“老爷,您对我怎么这么好?”
这个问题还是头一次听。
王二麻子不知怎么回答,笑说:“都是你夫人教得好。你要想说谢,回家了去她跟前凑巧嘴吧。”
王丰没应承。
他现在没脸去夫人跟前。
到家时候,他也不进门,托言说要去后边罗家宅子里看看他罗爷爷。
王二麻子点头让他去,进屋见媳妇已经起身吃过饭了,便将篓子里的酸刺枝别了一小截递过去。
“这东西酸,你看看喜不喜欢吃。”
他一边搓着皂角,一边道:“冬娣娘还没同意冬娣和王丰的亲事吗?”
说起这件事情,庆脆脆也十分不解。
“去岁也是这时候吧,我瞧着王丰还惦记冬娣呢,还给冬娣娘买了衣衫料子托柳大送到县里呢。今年问起,倒是不愿意再说了。”
“也不知王丰是不是心里又有了别人,我前几天问起他们两个亲事,王丰支支吾吾的,没个准话。”
毕竟是小年轻,她虽是主母,却也不想让下人生出被强逼着的感觉。
“正好你今儿要去县里书院走一趟,去宅子里看看?”
说着将巾帕递过去。
王二麻子点点头,又摸摸她的肚皮。
“刚满三个月,大夫说是稳住了,但是我怕车马颠簸,对你和孩子都不好。这一趟去书院交束脩,和山长商定三叶子明年考试的事情便交由我吧。”
每年年底,县里书院都会统一收束脩。
且山长规定,尽量是家中亲眷亲往。
收束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想要跟学子的家中有言语交流。
这样更了解学子的情况,能跟家中两相出力,助力学子长进。
匆匆用过上晌饭,王二麻子便坐上去县里送货的骡车。
工坊出货,他这一趟也算是临检押车了。
一路不停歇,县里城墙跃入视线时,日头微偏西。
他同柳大说道几句,顺着主干道一路穿城到了最西边的书院。
门口有童子在,听了名号,将人领进门。
如此经见账房交束脩、等山长下课厮见,再出门的时候,已是暮色四合。
早有机灵的小厮将家中兄长来的消息送到三叶子处。
于是两兄弟结伴同出。
按往常,王二麻子都会将弟弟送到巷子口,便折身回村子里。
这一次因着脆脆叫到了王丰和冬娣的消息,他便一道入门了。
“王丰虽然年岁小,但是在家中呆得时间久,做事也妥帖。我和你嫂子觉得他喜欢冬娣也不是坏事,所以想来问问冬娣的想法。”
其实他一个大男人,不知怎么开口,念着三叶子常住在此处,同冬娣娘好开口些。
三叶子点点头,“婶子心好,人也本分,虽然两月前冬娣跟着王丰住在了镇上,她很想念,但是常说女儿只要能嫁个好人家,她就满意,不求常在膝头伺候..”
他说着话却见身侧的哥哥停住了脚步,一脸慎重地问道:“你说,两月前冬娣跟着王丰住在了镇上?”
王二麻子看向如意,见他同样点头,便肯定道:“对呀,是王丰自己来说的。”
他改口道:“不,是冬娣娘说王丰来了县里,说镇上宅子伺候的人不够,所以将冬娣调过去....难道...没有这回事?”
王二麻子摇头,加快几步进院子。
冬娣娘正在灶屋里做饭,瞧着大东家来了,急忙上前请安:“请老爷....”
‘安’字尚未出口,王二麻子直接问道:“当日王丰来接冬娣,你亲眼看着冬娣走的吗?”
冬娣娘一头雾水,却肯定道:“是的呀。当时冬娣在巷子口一直哭,说舍不得我,王管家说宅子里缺人,实在没办法。等过上几月再把冬娣送回来....”
她抬眼看大东家,道:“老爷,先前也是这般。当年买我们母女的时候就说分开伺候,让冬娣帮着办事,事成了就能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