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微臣不敢说,今日伯常在殿上只是稍稍说了袁术的些许异常之处,就被董国舅如此忌恨,臣岂敢妄言?”
“哎,”刘协眉头一皱,“爱卿,为何这般惧怕董承、伏完呢?朕不是为你撑腰嘛。”
“嗯,这倒是,”曹操轻松的笑着,又由衷的道:“但为臣之人,岂能依靠陛下的宠信活着?”
“有些苦衷也并非是一言一语可以说清的,若是陛下有兴趣,微臣可与您再说一些当年之事。”
“有,当然有,”刘协大为欣喜,招手让曹操到近前来,他现在已当曹操是良师益友,自然愿意听他来讲学。
曹操和荀彧对视了一样,彼此礼待相请,一同在殿前又坐下。
聊起了当年两次党锢、宦官士族之怨,将这些恩怨全都揭露分析,引实例告知,谆谆善诱。
刘协对这些事早有听闻,但当年在宫中自然是讳莫如深,后身边都是士族公卿,大多听到的也都是恶语中伤宦官的话。
没成想,这其中竟然还有这么多曲折,看来两派的恩怨是积怨已久,乃至可以追溯到百年前。
士族与宦官,向来就不对付,而曹爱卿虽不是宦官,其父却是曾过继给大长秋曹腾,如此便有了阉宦的出身,被人不耻。
所以现在朝堂上的针对,也是如此,但曹爱卿这么好的人,忠心耿耿,才学出众,却依然要受此歧视欺辱。
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他却还如此儒雅的与朕商谈,讲述这些过往。
刘协长叹了一口气,道:“想不到,爱卿今日却愿与朕,推心置腹……爱卿之心意,朕已了解了,此事朕会督促尚书台,定不会出半点差错。”
“陛下圣明,”曹操拱手参拜,和荀彧并肩离去。
……
三日后,告示下发许都全城,得令周围百姓公卿尽皆知晓。
设立校事府,重启大理寺、廷尉,以此断许都周遭事务,监察百官,肃清凶恶奸邪,以彰公允正义。
百姓听后,无不欢颜。
即便是懂得关注局势的人,也都知道这校事府设立,与百姓、寒门都无关系,应当是针对公卿所设。
外界猜测的便是朝堂党争局势略有变化,曹公应当占据了绝对上风,再料想前段时日,太尉杨彪将其子送入司空府为主簿,则又能猜测更多讯息。
于是,更多的人暗中投向了司空府,致以司空府前门庭若市,每日递来的策论络绎不绝,杨修甚至没有一日是正常下任回家。
他几乎都住在了司空府。
而校事府,则是在设立之后,增选了一千余名精锐子弟,大多数是曹操族中,或者其亲族之人。
供戏志才调遣、操训,加训许多用于查探、监视以及巷战武艺之项,而“缉拿捕凶”的武艺。
是张韩教。
……
时过境迁,在春日过后,夏日降临,许都及兖州、徐州,沿袭溪井、龙骨水车等农具,养土肥沃,得天时怜。
今年虽看不出是否丰收,却可知绝不可能欠收。
相比之下,扬州淮南这等水乡便没有这等光景。
袁术占九江寿春,并未养民清静,而是广收降兵,以符节招贤纳士,得兵马号称五十万。
实则算了江东在内。
孙策已去柴桑,江东所辖兵马,精锐一万八千余人,其余数万不止,仍旧还需大量的钱粮来养。
袁术领地内的兵马更多,至少十几万人都是仿佛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每日都需耗费大量的粮食。
而一旦作战,又需要有钱财来犒赏,这些开支,让他头疼不已。
可若是驱逐遣散,那么现在的威望必然受损。
由此,积攒下来的粮食财富,已在逐月减少,却不见增多,袁术心急如焚,直至今年,他才想到效法兖、徐之政,军民屯田,自给自足。
而今所缺的粮食,用鱼虾先行补上,驻防边境的兵马更是直接开鱼市,送鱼虾为粮。
这人久不食五谷,只有河中鱼虾,终究会觉得厌恶,边防将士们现在看见鱼虾就烦躁,只想吃谷物。
所以军心并不稳固,人心略有离丧,下面的兵马甚至传出了怨言,说当初是因有天子符节方才参军归顺,以为归大汉。
却不料现在连饭都吃不饱。
袁术奉诏之后,听从谋臣之言,几次写书信向许都告知,现下扬州之情并不乐观,已无存粮,且百姓并不富足。
他都已经向许都天子哭穷请粮,以此来杜绝许都再来诏书要求朝贡了。
不过,他的那些上表基本上都被拦在了长社和鲁阳,根本没有进入许都。
而且这些陈情,几乎被戏忠、郭嘉掌握,由此天子不知其情,扬州难以为继,袁术到了一种有些难以扩张的地步。
可是,今日许都来的诏书还是放在了他面前,除却加拜他麾下诸将的官职外。
又催促以朝贡进献,表明其心,又要派人去许都述政,禀明今年扬州的治理之况!
“岂有此理!欺人太甚!!”
袁术将桌案上的文书奏表全部扫开,大发雷霆,其面目可憎到让在身侧的文武都不敢抬头去看。
“受俘小儿!还有那赘阉遗丑!竟敢这般轻慢于我!我袁氏何时曾受此大辱!”
“此诏不奉!今年没有朝贡!”
“呸!”
袁术一脚踢翻了案几,当即拂袖而去,很快有数名心腹文武追将上来,欲进言于他。
这一党派的文臣知道袁术其实库中仍有大量钱财辎重,用以起事,而且以他的名望,又完全能够承担得起。
此时,正该是不奉许都号令的绝好时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