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遂把帛书放在木案上,一起当着信使的面俯拜稽首。堂叔动作快,先双手去拿了帛书,夏侯玄只能先看书信。
夏侯玄只是淡定地点了点头。
堂叔道:“这个时候我们不动手,以后更没机会。”
但他其实已经信了七八分,否则不会如此反应。
刚才夏侯玄看到诏令之时、已感惊讶,此刻看到这封秦仲明写的信,他的脸色更加难看,顿时青一阵白一阵。
夏侯玄感觉有点眩晕,摆手道:“汝先安顿歇息,随后再见面。”
奴仆立刻道:“客人请。”
堂叔在陇右离得远、消息可能会慢一些,一张阔脸上顿时露出了诧异之色,显然刚刚才从夏侯玄这里听说。
夏侯玄摇头道:“我想看着司马师的眼睛,当面质他!”
堂叔顿时有点蠢蠢欲动,但在雍凉地区,要是不拉上郭淮一起,那便很难干成什么大事。把郭淮砍了也不行,等收拾好他手下那帮人,不知道要多长时间。
就在这时,厅堂里进来了个夏侯玄的家奴。夏侯玄便回头喊道:“这边。”
王氏的神情有点奇怪,问道:“秦仲明不是善军谋吗?他在秦川中还立了大功。”
最后一条理由无法证实,但前面的道理一点破,夏侯玄顿时觉得颇有道理!
信使只能揖拜道:“仆静候将军召见。”
果然堂叔小声暗示道:“郭淮与我有隙,不过他是王凌的妹夫。”
堂叔看罢,问道:“此事是真的?”
郭淮神情复杂道:“没人在战场上赢得了司马仲达,能赢他的诸葛孔明,已经死了。显而易见的事,何必再去送屍?”
夏侯玄本来就是性情中人,爱恨都很清晰。这会他想起,这几年与司马懿保持着书信来往,以姻亲的关系继续相处,还为了司马懿的事、几次劝说过曹爽。夏侯玄顿时感觉腹中一阵翻滚。
王凌的书信是给郭淮的,自然是晓以大义和情分、约他加入大事。而给郭淮妻王氏的信,却是两个小辈,秦亮与王令君的手笔。
夏侯玄看了他一眼,道:“是。”
王氏顿时身体一软,无神地跪坐在筵席上,俄而她的眼睛里露出些许侥幸,“二哥他们起兵很快耶,真的没有机会吗?”
夏侯玄与堂叔对视了一眼,便道:“有请。”
没一会,信使就被带到了房间里,向在场的两个将军见礼之后,信使把一只泥封盖印的竹筒呈上。夏侯玄看向奴仆,道:“打开。”
堂叔道:“邓艾没向我禀报阿!”
在雍凉之地,他虽是最大的雍凉都督,堂叔夏侯霸则是位列第二的大将;但这边很多将领都是司马懿、郭淮提拔的人。不时就会发生这种事,就像邓艾离任、招呼都不打一声。
王氏道:“二哥也是能征善战之人。”
秦仲明在长安的时候,好像与他的外姑婆相处不错,在信中叙旧,还提起祁县老家的竹林之类的细枝末节。看似不相干的内容,实则应该是表明他很重视外姑婆、连闲聊的细节也记得。
王氏果然来劝郭淮,要郭淮起兵帮助王家,因为这种事姻亲也脱不了干系。
郭淮却摇头道:“舅兄老了!我刚得到消息,扬州精兵的兵权,竟在秦仲明之手,舅兄是不是糊涂了??”
郭淮道:“带几百人,与统率几万人,能比吗??秦仲明才二十多岁,何时带过那么多兵,何时打过大仗?汝是妇人,不懂这中间的区别。”
主要的疑虑,郭淮也对妻子明说了:“王彦云赢得了仲达?”
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非常珍稀的一只玉碗,别人拿去装狗食、还顺手给摔了!比那更甚,因为无论什么物品、也无法与亲人相比。
王氏哽咽道:“秦仲明不在三族之内,他也帮我们王家了。”
郭淮道:“秦仲明不一样,他像是王家的赘婿,唯王家马首是瞻。这不,王家一有事,他便冲在最前面,生怕死得不够快。”
王氏终于完全不讲道理了,犹自哭求道:“看在一家人的份上,夫君帮王家一次罢。”
妇人就是这样,道理说不通,郭淮毫不犹豫地说道:“胜负一目了然!我们不为自己想,也要考虑几个孩子,以后汝去了,至少还有人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