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心离开大将军府之后,秦亮仍然与属官们呆在一起。大伙没有再谈军务,倒是一边饮酒、一边说起了孔孟之道,甚至其间还会谈几句道家的言论。
起因是在秦亮出门透气的时候,偏厅中有眼尖的人、发现了上位席位后面翻开的竹卷。其中有一卷王肃的注经,以及一卷道家的书。
秦亮回席时,羊祜便随口评论了两句王肃的见解。
然后秦亮也说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王子雍在给典籍注释时,加入了很多个人的私货,在借机抒发征治主张。
由此大伙就开始谈起了各个名士对儒家典籍的注释。士族子弟多有家学,包括秦亮不太喜欢的贾充,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大伙谈起来,便有很多话题,从公羊学一直谈到郑玄经注。
秦亮发现、自己竟也能与古人勉强辩个经!
秦亮曾在太学读过书,原来多少也有些作用。何况他虽是现代人,但即便回到一千多年前也不必装外宾,有些东西仍有相似之处。
不过秦亮的学问,显然与士族不同。他记忆里残留的那些太学学识,已是十余载没怎么温故知新了,很多内容已有淡忘;而且太学教的东西,比不上士族的家学那么深入,本身就有差距。
羊祜却完全没有嫌弃秦亮学问的意思。因为秦亮实际是个軍阀,能对儒学经典感兴趣、并且有些见识,已经很不错了。
今天羊祜的话也比往日更多,可谓是侃侃而谈。
直到下午,大伙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当朝最有名望学识的人,似乎与大将军秦仲明都有些隔阂。不过这也很正常,秦仲明虽然是太学生出身,起家却靠领兵打仗,跟以前那些走察举制(察举靠家世和行为艺术)出仕的人完全不同。
姐姐也说道:“堂姑父愿意与大将军来往?”
羊祜沉吟道:“先找机会稍稍试探。”
秦亮点了一下头,转身走进偏厅,朱登与吴心跟了进来。秦亮回到席位上跪坐,招呼朱登在旁边入座。
姐姐也发现羊祜今天的情绪更高,好奇地看着他的神情:“阿兄认可大将军的学问??”
果然羊徽瑜微微面露不悦道:“弟是不是忘了??”
秦亮起身踱了几步,忽然问道:“原先在庐江郡,跟着陈安造炼铁炉的人在哪里?应该叫杜衡。”
朱登一脸汗颜道:“仆不知。”
羊祜在原地埋头站了一会,仍然琢磨着刚才自己说过的征治主张。
郑小同的祖父是大儒郑玄,家学渊源、在学问上颇有造诣。
朱登松了口气道:“仆叫人从西域胡商那里求来,出自火山口,不太好搜寻,但比起炼铁得到的硫黄、品相更好!”
之前好不容易搞出来的配重投石机,便被东吴给仿去了。很多技术不能一直保密,但会有个时间差。火药这玩意,如果只是通过观察和闻气味琢磨里面的配方、也不容易,试验的时候还很可能把自己炸飞,时间差应该会更大。
等火生了起来,秦亮掰下一小块东西扔进了火里。里面立刻传来了“噼啪”的声音,并升起了紫色的火焰。他当即笑道:“这是硝石。”
秦亮先拿起了一块黄铯的东西,颜色很明艳、比黄金浅,观之相当不错。他拿在鼻子去闻了一下、很特别的臭味,又细看了一番,“确实是硫磺。”
这时吴心早已回来,她告诉了秦亮、外姑婆王氏的回应。秦亮听罢叹了一句:“王家的妇人,修养出众,比马茂说的大虎公主强不少。”
秦亮当然不是不好女色,府上那么多家伎舞姬、却从来不碰,正是这个原因。因为那些人必定哭哭啼啼要他负责、收为妾室,女人们可没那么简单,多半会在内宅搞宫斗。想想白夫人就知道了。
但是王肃与司马家又是联姻关系,而且以前与王凌的关系不好。
朱登一本正经地拿起了毛笔,在一张德衡纸(竹浆芦苇浆新纸)上记录。
朱登忙道:“仆遵命!”
而今道家与法家毫无关系,但在宇宙根本的认识上、竟然与法家有了类似之处。那帮放浪形骸、言行乖张的人,不正是对宇宙绝望,与法家类似?
王氏不可能做他的妻妾,关系也无法公开,却甘愿冒着清白名誉受损的风险侍候他;而秦亮几乎没付出什么,只能在态度上对她好一点、让她心里高兴。
只是其中有个问题。羊祜作为大将军长史、已看到皇帝在去年冬召见的官员名单,其中就有郑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