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并不是一个绝对固执的人,他懂得学习与反省,懂得校正与改良。
尤其是当下,凤阳中都营造的匠人出了诸多问题,朝廷的应对举措很传统,即给衣服,给粮食,让其别再闹腾。
可顾正臣送来的小推车,让朱元璋意识到,匠人是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的,他们拥有手艺,而这些手艺能够让他们吃得起饭。
解决匠人矛盾,并不只是给衣服、给粮食,还可以允许他们在空闲时自主营生。
朱元璋是个帝王,任何东西在他眼中,都会关联到礼仪、制度、皇权稳固、大明安稳等高度。所以,不起眼的小推车,在他的眼中,成了制度问题与民生问题。
也正是这种帝王心态过于强大,让历史上的朱元璋在很多事的处理上,会将一些看似一般的问题升级,继而采取更为偏激、残暴的手段来应对。
朱标见父亲做了决定,自是答应,转而看向另一个大推车,疑惑地说:“父皇,小推车是婴孩所用,可这大推车,儿臣着实看不明白。”
朱元璋看着眼前简单的大推车,一个底板,底下四个轮子,一个抓手,如此简单,这东西能做什么用?
周茂见朱元璋询问,急忙解释:“陛下,这类推车,不同于寻常的独轮小推车。县尊试验过,这大推车之上可以放上三至四石粮食或其他物资,只一人便可拉推转移。许多渡口卸货,百姓出死力气,一人一次多只能抗一石之物。”
“若用了这推车,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还可加快货物转移速度,且不需要担心失衡倾倒。无论是出仓还是入仓,都极是方便。相对于独轮小推车而言,其载货量更多一些。”
“金陵城外货物运转很慢,河道拥堵已成常态,若引入推车,可以加快货物转运,吸引更多商人带货物前来,这不仅不会导致有人丢饭碗,还可能会因此吸引更多闲散劳力参与其中,端起饭碗。”
骆韶、周茂等人连忙称是。
朱标严肃地回道:“父皇,顾先生所言是有道理的,三山门、聚宝门、江东门外确实拥挤,时常会出现商船排队搬运货物,引入这些推车,可以省了人力,还能缓解河道拥挤,确实可行。况且,儿臣以为这种货物推车,不仅可以用于渡口码头,还可应用于军营之中。”
“那就将这货物推车,推至卫所、前线、各大粮仓吧,至于其他地方,随顾小子安排。”
战争中,能节省一日,就能更好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
很快,四石粮食到了华盖殿,八袋子米摞在推车板上。
给徭役百姓发足额粮食,发工钱,给县衙胥吏衙役发养廉银,截留籍没郭家的财产,这些坏了官场规矩的事,对于任何寻常知县来说足以掉脑袋了,顾正臣能不动如山,稳坐句容,根源在于皇帝支持。
“若使用这种推车,先行将粮食从粮仓之中转运出来,再转移至独轮车、马车、舟船等方面,也是便利。只是这种推车虽好,难以行远,一旦遇到坑洼不平时,想来不如独轮车好用,但用在短途,以石砖铺就平道路之上,定能缩短粮草调拨时日。”
朱元璋深以为然。
征调兵马所需要的时间相对并不算长,但粮草后勤准备的时间,往往是以日乃至月为单位。能加快转运粮草,调拨粮草,这对出征作战极是有利。
朱元璋安排好之后,看向骆韶等人:“你们回去告诉顾正臣,朕能容他在句容乱来,但若是看不到成效,句容百姓生活无有好的改变,那他可是要吃板子的!既然他提拔你们主事句容县衙,你们便要用心辅佐,一切事务听他决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朱标再次推了下推车,认真地说:“父皇,战时军士提取粮食物资,需要从粮仓之中搬运出来。眼下搬运多以独轮车为主,出于安全考虑,粮仓之地多设几道小门,很难在短时间内大量运出粮食。每次用兵,仅仅是调拨粮食物资,就需要长达半个月甚至更久。”
“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