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寒门辅臣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朱收紧的海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海运?

李敏、黄肃等人连连摇头。

唐宗鲁叹了一口气,直言道:“海运有利,我等如何不知。只是,不说这海利不容易来啊,就说陛下那里也不答应啊。何况在四年时,陛下下了一道旨意,命靖海侯吴祯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元三府,及兰秀山无田梁之民,凡十一万余人,隶各卫为军,且禁沿海民私出海……”

顾正臣听闻,心头微微沉重。

洪武六年,朱元璋还没有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提举司,但大明王朝的海禁,已经开始了。

开始的时间,是洪武四年。

穿越晚了一步吗?

顾正臣暗暗握了握拳头,朱元璋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也是一个匡兴汉族、了不起的帝王,但他本身的学识与眼光有限,不知道海权的重要性。

大明时期的海权,关系的可不是一个王朝的兴衰,而是一个民族的兴衰,是东方与西方气运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西方国运的转折点,大致就在于明代,在于航海事业。

正是因为海禁,中华文明错失了对外了解的窗口。

李敏、黄肃等人都知道香料这东西有多金贵,在金陵更是紧俏货物,十两银未必能买来一斤胡椒。

除了海上敌对势力的威胁与袭扰,大明也没空搞什么远航贸易,休养生息,鼓励垦荒,大规模屯田,发展农桑这才是正事,别说什么远航贸易,甚至连商业也颇有些“不屑一顾”。

据文献记载,洪武十三年的时候,吏部上书:“税课司岁征额米不足五百石者,凡三百六十四处,宜罢之。”

也就是说,有三百六十四个税课司,一年收上来的商税,还不到这点钱。而当时全国的税课司总数量,仅仅只有四百余!

换言之,整个大明国内,一年收上来超出三百两的课税司,仅仅只有三四十个……

当然,直接将国运的衰落归咎在老朱海禁政策上是不道德且不正确的。

不过老陈后来被真正的航海王郑和给收拾了。

可想要拉动大明的国库收入,海运海利是很难舍弃的一环。

顾正臣小心地引导。

事实上,即使给了大明观察世界的窗口,也未必会通过这个窗口学习太多,吸收太多,转变太多。

人家来一趟,带来了五百贯钱的货物,临走的时候,老朱非要送人家三千贯的礼物,这长期以来,谁能承受得了,别说市舶司,就是世博会这样搞也赚不了钱啊。

加上历朝历代“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惯性思维,老朱做出海禁政策,就当时来说,是存在着一定合理性的。

虽然后来有隆庆开关,但大明的航海事业已经受挫。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重生之佛系王爷不好撩(上) 杉杉来迟(校园H) 宫少宠妻请矜持 纯真 奸臣召唤系统[基建] 最强战神 重生落魄农村媳 假太监:女帝对我不要太宠 云养小皇子(穿越) 战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