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静待开,遵循历史!(求月票)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
时间就这么从指缝中悄然划过。
整个大汉,一如既往的平静。
只是。
平静中又似乎多了些什么。
刘彻越来越信任儒家。
至于他们的态度,张伟能感觉到,这是一种与日俱增的亲近。
甚至,达到了连张家都未曾企及的程度。
屏幕前的张伟倒是没有太过惊讶。
亦是没有丝毫的嫉妒。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即便是由着张家这只小蝴蝶煽动翅膀。
儒家依旧在逐渐地崛起。
依旧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
这又与他张家有何关系呢?
自始至终,张家所想的从来就不是什么专权独裁。
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去控制君王。
反倒是,张家一直秉承的观念都是忠于君王,忠于社稷。
如此。
根本上,张家就与儒家没有太多的冲突。
张家,自始至终重视的也都是自身的发展。
尽管张家发展壮大之下,朝堂上出现了诸多的不和谐。
毕竟,张家确实占据了不少职位。
但。
有刘彻在,有这一份情谊在。
就算外界流言蜚语漫天。
就算是朝臣再不满。
只要张家不作死,他们就不可能受到太大的影响。
而反观儒家这么一股崛起的新兴势力。
就如同张家一般,是依靠帝王的赏识才得以发展。
又与张家不同的是,他们的发展轨迹,实在是太短太短。
没有任何的根基,与刘彻之间的关系,只是君与臣、利用和被利用。
换而言之。
儒家于刘彻、于封建专制有用。
他们才被重用。
这与张家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张家与儒家。
就好像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
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也就没有必要敌对。
张伟率先表达了张家的善意。
投桃报李。
几位当世大儒也是适时地与张家表达了善意。
在他们的口中,刘彻听到的尽是一些褒扬张家的词汇,其中以忠于君王为主。
张家的忠诚自然是无可争议的。
自始至终,他们扮演的自然都是这么个角色。
故而。
张家也向刘彻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治世之能臣,济国救世之学说。
这是张伟对于儒家的评价。
刘彻自然是很愿意看到手下的左膀右臂其乐融融的场景。
新兴阶层与老阶层,并不只是矛盾。
新阶层的有秩序崛起,与老阶层的稍稍退让,两者能够和睦相处。
张家做到了。
张家之于刘彻的意义尤为重大。
不仅仅是情义上,更是刘彻的左膀右臂。
而儒家,也开始兑现他们的潜力。
一步步地发展壮大,一步步地成为刘彻的另一个帮扶。
对于这一幕,张伟其实是很乐意见到的。
不仅是,他希望张家与刘彻的情谊长久地流传下去,从长远来讲,张家与儒家交好,更是利大于弊。
毕竟是祖祖辈辈流传千年的文化,总归是有可取之处。
再者,与儒家保持良好的关系,之于张家的绵延,自然是有不少好处的。
刘彻开始逐渐提拔儒家内部有才华的人上位。
张家于朝堂内多有帮扶。
刘彻的左膀右臂,似乎就这么其乐融融地发展着。
一派君臣和谐、琴瑟和弦的场景。
除了某些投降派。
屏幕前的张伟能够清晰的感觉到。
韩安国在面对张家,面对儒家的不自然。
甚至是,
些许的如临大敌。
毕竟,张家在之前驻兵之际,最终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期许。
希望能够借此影响到匈奴,或者说,为大汉埋下一根钉。
再者,张家之所以提倡互市,想的从来不是帮扶匈奴。
张家从来都不傻。
怎么可能去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呢?
图谋远大。
换而言之,张家从未放弃与匈奴动手的意思。
对于韩安国这群人来说。
见到朝堂之中两股强大的力量强强联合,并且不断地压缩他们这一群人的生存空间。
即便是不愿意承认,他亦是清楚。
此时,朝堂上,主战派已经是逐渐占据了朝廷的主体。
刘彻正在以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一步步地将朝堂内部的投降派吞噬、侵蚀。
逐步转化为支持张家支持他刘彻之人。
这是大势所趋。
亦是多方谋划的结果。
即便是韩安国,也是无能为力。
边关的情况越来越好。
大汉与匈奴在边关进行的互市越发红火。
大汉交易给了匈奴他们急需的盐,,茶叶等物资。
而匈奴,为了更长远的利益,亦是投桃报李。
交易出了自己壮养的牛羊,甚至连马的身影都时有所见。
两方的关系,似乎因为这一切开始逐渐地缓和了下来。
至少,大汉的边民不再对匈奴一副深恶痛绝的模样。
匈奴也一改往日的彪悍
已经是经常把和平两个字挂在嘴边。
就是,是否只是说说而已。
还有待商榷。
日子,就这么越发红火地向后发展。
但。
两方的掌权者心里都是清楚。
这一切,不过是暂时的。
匈奴之所以愿意维持和平。
不外乎能够从互市中得到足够的好处。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大汉,为了彰显他们天朝上国的地位,为了和匈奴交好。
在张伟的建议下,遣派使者,赠送了不少的财物。
衣炮弹没少打。
以至于,如今,匈奴,至少底层百姓无比的亲附大汉。
毕竟,即便是对一群狼来说。
有奶就是娘这个道理总归没错。
单于专程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送上了不少马匹。
往来塞下,长城内外。
匈奴与大汉之间关系越发的和谐。
双方如今已经是进入了短暂的蜜月期。
但。
这一切的发展,并非是刘彻的本意。
这一切的情况,也并非是他张家希望见到的。
与匈奴交易,意味着大汉势必要付出更多去喂饱这只贪婪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