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叫家教老师,放以前得叫西席,比私塾老师地位都高,按照以前的家境来讲,这两种唐家都请不起。张桂芳不比那些坐小车送孩子学音乐的母亲差,她也想给儿女一个好的教育,以前是一直没有这个家庭条件,现在沾了亲家的光,一点栗子,她还是很舍得的。
唐植桐又翻了翻锅,才带着高压锅和栗子去了西厢房。
崩栗子的同时,唐植桐充分利用炉子的热量,将白薯一块放进炉子上的抽屉里烤上。
吃完晚饭,凤芝兴奋的收拾着自己的寒假作业,这还是她第一次离开这个家住外面,本来一想到那个讨厌的敬民还有些排斥,但那边有自己的姐姐呀,所以又有些期待。
小王同学没有回厢房,收拾好桌子、刷了碗筷,跟婆婆一块剥栗子,打算学习如何做栗子窝头。
早前情况没有眼下紧张的时候,小王同学吃过婆婆做的栗子窝头,味道不错。
唐植桐回厢房把烤好的白薯拿过来,当了一回剥皮工具人,将剥好的白薯分到每个人手里,白薯的皮跟南瓜的皮放一起,明儿一起喂鸡。
吃完白薯,唐植桐没掺和婆媳二人的面点工程,自个跑厢房写信去了。
第一封是写给张若箭的,认识大半年了,俩人见过几次,写信还是头一回。
唐植桐有张若箭电话,但这种事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而且也不太适宜在电话里说,电话漏音太厉害,还是写信最合适。
在信里,唐植桐先问了上次谈及的中成药有没有进展,后面才说有个创汇的机会,问药厂有没有兴趣参与一下。
具体什么背景,唐植桐没在信里写,只说有兴趣的话可以打电话给自己,或者面谈,并在信里留下了财务科的电话和地址。
第二封信是写给马克俭的,这个没啥事,主要告诉他,果酱的事情已经启动,让他留意即可,剩下的就是闲谈,东拉西扯一大堆。
俗话说“荒旱三年,饿不死厨子”。
饿不死,但也不一定不会挨饿,不过唐植桐不太担心马克俭。
之前哥俩闲聊的时候,马克俭说过他拜了师,厨艺有了提升,参与了对外接待,单位会定期组织开发新菜。
无论是学习,还是开发新菜,必不可免的都会出现不太适合上桌的情况,这时候大多都是厨子把菜给消化掉。
即便是后面再困难,桌子上撤下去未吃完的菜,服务生、厨子啥的也能分润一二。
第三封信是写给吴海洋的。
不知道那个自热小火锅有没有开发成功,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升级当爹。
前者不能落在字面上,后面这个可以问。
同样也是东拉西扯一番。
第四封信写给顾勇,说了下自己的近况,问他最近是否一切顺利,并告诉他自个看到了蔡峰,已经知晓蔡峰谈了对象,嘱咐顾勇,如果蔡峰结婚,一定告诉自己一声,到时候一块过去坐坐云云。
填好信封,贴上邮票,糊好封口,唐植桐烧水,准备洗脚水。
今儿写了不少字,手疼,简化字的事情就再往后推推吧。
与此同时,蔬菜公司灯火通明,已经下班的班子成员都被喊了回来,整整齐齐,一个不少。
正如小王同学下班路上看到的一样,从今天下午开始,市菜店的情况也在四九城其他地方上演,情况有轻有重,内城轻一点,外城严重一些。
每个菜店的门口都排起了长龙,都有大量群众聚集,一些驻华记者闻风而动,脖子上挂个相机满城转悠,选好角度就是一阵拍。
蔬菜公司从上到下如临大敌,一个两个菜店还好说,能调拨,但这波也太多了!
蔬菜公司除了供应四九城居民日常食用的蔬菜外,还负责四九城除特需以外的所有工厂、饭店、学校、医院、科研单位、行政机关、军队的食堂供应及咸菜公司的原料供应。
按照季节不同,每个月本地产多少菜,从外地调多少菜,分给各单位多少,协调运输车辆、火车皮等等,可谓是千头万绪。
这次的外菜得来不易,也是协调了好一阵子,本想着给四九城居民过个好年,没成想群众太热情了!
无奈之下,蔬菜公司的领导就眼下这种情况向二商局的归口领导做了汇报。
随着两统、公私合营的推进,各种民用物资都有对口的单位进行相应管理。
第一商业局负责日用品;第二商业局负责副食品;第三商业局负责粮油。
以前的时候一商局是底气最足的,可随着时间的推进,粮油愈发重要,三商局的地位也就陡然提升。
在接下来几年里,随着瓜菜代、小藻球的推广,二商局的重要程度会得到加强,直至34号也归二商局管理。
二商局的分管领导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指示蔬菜公司把准备给各单位食堂、咸菜厂的菜全部暂时冻结,然后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分出优先级调拨给最需要的菜店。
同时要求蔬菜公司留出一部电话紧急联系之外,用其他所有电话挨个给各个菜店打电话,要求一定要维持好秩序,放缓卖菜的节奏,做好后面没买到菜的群众的思想工作,同时许诺,明天下午之前还会有外菜调拨到店。
二商局的分管领导扣掉电话,向一把手汇报情况后,立马杀向蔬菜公司,坐镇指挥。
在了解具体情况后,分管领导让蔬菜公司所有领导包片,每个人分管几个菜店,挨个菜店巡视,做好销售指导工作,做好群众情绪安抚工作,并言明今天是一场战役,必须全力以赴、必须打赢!
把人撒出去后,分管领导也没闲着,电话一个接一个的往外拨,协调外菜紧急进京事宜,总得把眼前这一波先硬怼过去。
这时的二商局也好,蔬菜公司也好,能做到领导岗位的,绝大多数都经历过枪林弹雨或者后勤保障工作,执行力杠杠的。
到了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售菜已经接近尾声,排队的群众有熬不住先走的,少数没有买到菜的群众也得到了蔬菜公司及菜店经理的承诺,明天蔬菜到店后会把他们的先单独留出来,剩下的再拿出来售卖。
“同志们,有惊无险啊。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接下来讨论一下如何改进,大家畅所欲言。”待人来齐,听取了各菜店的情况后,二商局的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会议。
“要不……实行菜票?”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终于有人开了口。
在座的对蔬菜公司的情况一清二楚,蔬菜跟粮食还不一样,粮食可以直接跟各地区征调,蔬菜不行,蔬菜得和公社对接。
蔬菜保质期短,下市的旺季要抢运力及运输时间,蔬菜的淡季只能出去求爷爷告奶奶,就眼下这种情况,就怕求也求不来。
一旦实行菜票,就相当于给了居民及各单位许诺,淡季也要有多少多少供应,如果供应量不足,该怎么办?会不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大家心里都没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