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省吾这个保守派有点怪,他也觉得太贵,不建议立刻修,而是等其他两条驰道完成后,再动工不迟。
“朕对户部说,以年息5%向民间借一笔钱,大司徒王国光和少司徒张学颜,那叫一个胆大妄为,跟朕拍桌子说什么寅吃卯粮、朝廷威严何在之类的怪话。”朱翊钧叹了口气,王国光哪哪都好,但一旦涉及到钱,就斤斤计较,他就是不肯出利息,朝廷威严倒是其次。
国帑内帑向民间借钱,而后用于发展,发展带来了足够的税赋增长,归还借贷,这会形成发展的周期,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是没有任何增长点的挪用,而这种国债促进发展会有税赋的增加。
王国光其实说的很对,从制度设计上看,借钱、投资、发展后税赋增加、还钱,怎么看怎么合适,但其实一点都不合适,一旦付诸于实践,实际执行下去,一定会变成一个个贪腐的窝案。
王国光太了解大明的官员了,军兵的粮饷都敢挪用的大明,这银子过一遍手就是一手的油。
“先生以为呢?”朱翊钧询问张居正的看法。
“臣以为可以借钱修路,但是这个年息5%实在是太高了,3%足矣了,若真的是还不上就当他们认捐了,贪腐的话,其实可以当做是清汰的手段,大明什么都缺,唯独不缺当官的人,海总宪在朝,抓到一个处置一个就是。”张居正平静的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王崇古心有余悸的看了一眼张居正,这就是心狠手辣张居正,谁挨打谁知道疼,王崇古就被这么揍过。
殷正茂的拆门搬床和凌云翼动辄抄家都是跟张居正学的,看看他说的什么话吧,还不上就当是认捐了,贪腐正好用来清汰。
“一定能还的上。”朱翊钧对这个十分确信,大明的财政增长速度很快,而且河套也不是沙漠戈壁滩那种贫瘠之地,还是有很大收益的,他看向了王崇古说道:“河套地区暂时还要养羊,不过从放牧改为圈养,草场改为种植牧草,仅仅是羊毛生意就足够了。”
“宝岐司徐贞明已经前往归化城了,他打算在归化城以及河套推广牧草的种植。”
草原的放牧完全是看老天爷的意思,而大明要建固定的牧场和圈养饲养牲畜,产出会以一种极为可怕的速度增长,这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事儿,否则俺答汗也不会建城了,建城后,畜牧业也会从粗放放养,变成了类农耕的固定收获。
“若是真的需要借钱,晋人这边,臣说话还是很管用的。”王崇古立刻说道。
毛呢官厂的收益分红变更为王家每年单独的一万两,但不代表晋党、晋商无利可图,事实上,产业链源头到供货、分销,都还是晋党晋商的基本盘,继续做羊毛生意,算是把这次收获的一块蛋糕,交给了晋党。
那大明向民间借钱,甚至有息,晋党晋商就到了表现时候。
“先生,剩下的事儿,就交给先生了。”朱翊钧给晋党切了一块羊毛生意的蛋糕,也就这一块,剩下的人事、农桑、城池、卫军等等,都跟晋党无关。
羊毛生意最是利厚,这块蛋糕可不小,晋人要是太过于贪婪,不仅要财,还要军、政、文教全都要,此时的北虏已经解决了,朱翊钧不介意进一步清理晋党。
“臣遵旨。”张居正等王崇古的反应,发现王崇古没有反对,选择了领旨。
“墩台远侯察闻,最近盘踞在和林的瓦剌人准备西进了,当初瓦剌太师也先死于内讧之后,也先的两个儿子就已经西进了,现在瓦剌人打算彻底离开了,他们的选择,朕觉得有些突兀。”朱翊钧说起了此战之中的瓦剌人的抉择。
瓦剌人不仅没有南下帮助俺答汗,甚至直接绕过了中间环节,直接西进了,这个动作,让朱翊钧感到很意外。
“这不奇怪陛下,大明不好惹,西域好欺负。”张居正十分确信的说道。
西域人就是好欺负,这是历史经验,也是草原人的路径依赖,唐玄宗的时候,西域有大国麦叶王朝也叫大食国,也是阿拉伯世界第二次对外扩张,那时候天方教的四大哈里发威名赫赫,中亚大部分国家被横扫,甚至打到了大唐的安西都护府。
当时唐玄宗命令突骑施部首领苏禄钳制麦叶王朝扩张,在大唐看来,突骑施部就是西突厥汗国之下的一个比较能打的部族,在大唐看来,西突厥尚且不足为虑,更不用说突骑施部了。
这场冲突一共维持了十几年的时间,当时大食国最大行省呼罗珊行省,几乎被突骑施人打成了绝地,哈里发被迫从印度和高加索方向调动部队。
和突骑施部的战争,直接导致不可一世的麦叶王朝的统治被动摇。
当时的麦叶王朝,只用了六千人就征服了整个印度,七千人从突尼斯直接打到了高卢南部,直到被法兰西拦住才停下了扩张脚步,麦叶王朝只用了两万五千人就打垮了不可一世的东罗马。
突骑施部在中原看来,绝对算不上什么强国,突骑施部首领苏禄觉得,自己能摁着哈里发打,凭什么听你大唐的号令?他飘了,他造反了,联合吐蕃攻打大唐的安西四镇,被唐军狠狠地教训了,他输了。
很快,苏禄就被手下人给杀死了。
一旦中原的战争机器发动起来,对于盘踞在北边的草原人而言,西进是最好的办法。
中原不好惹,西域好欺负。
三娘子对手下的随从说,现在的大明军太像大明军了,一切都回来了,大明军吃下了河套之后,决计不会满足,永清沙漠,攻伐和林,用进攻代替防守,就成了一种必然,瓦剌人选择逃跑,实在是意料之中。
瓦剌人又不是脑残,等着你大明拿他们刷军功。
“朝里最近有件事,很闹心。”朱翊钧靠在椅背上,面色焦虑。
王崇古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开口说道:“最近松江府海事学堂准备扩招,从原来每年的二百人,扩招到五百人,朝廷这么决定,也不是平白无故,但闹出了些乱子,我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最终还是闹到了文华殿上。”
“闹出了什么乱子?”张居正就离开了朝堂七天,不是七年,大明开海的桥头堡,海事学堂居然有乱子,实在是让张居正格外的惊讶,王崇古的手段,张居正是知道的,王崇古都搞不定吗?
“不是王次辅的地盘,王次辅不太好办。”朱翊钧说出了主要难点,不是王崇古不行,是王崇古不方便。
松江巡抚是申时行,申时行是张党同样是帝党,最近的游龙号和飞云号的进度,让皇帝非常满意,申时行的性格比较温和,他比较喜欢和稀泥。
海事学堂出了乱子,王崇古的手不太能伸得进去,张居正要是没了,王崇古还能蛮横干涉,张居正只是病了,王崇古就做不了太多。
“仔细说说。”张居正面露凝重。
大明开海如火如荼,五桅过洋船每年的产能超过了七十条,而三桅夹板舰产能更是下饺子一样,随着船只的增多,对于舟师的需求猛然增大,大明一年只能培养两百名舟师,已经无法满足大明海贸需求,朝廷决定扩招,从两百增加到五百。
这引起了舟师的极大不满,舟师数量如此暴涨,势必影响到了他们的地位和收入,大明舟师普遍一年收入在二十银到三十银之间,舟师的不满很快就引起了所有舟师的共鸣,他们拒绝上船,用沉默来抵抗朝廷的政令。
舟师的工价在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快速上涨,因为这是稀有人才,能够看懂星图,能够算准经纬度,甚至能判断天气,引导船队的舟师,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劳资关系,也是受到供需的影响。
抢饭碗的少,需要多,工价自然高,大明朝廷的扩招令,显然影响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申时行打算找这些舟师谈谈,目前还没有什么结果。
“确实非常棘手,出海必然需要舟师,否则必然迷航,哪里都去不了,动弹不得,而且还不能用强硬手段,否则这些舟师但凡是和海寇亡命合作,就会把商舶引到贼窝里,但是扩招势在必行,否则大明造的船,就只能停在港口泊位上静静腐烂。”张居正明白了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
问题的本质是大明海贸的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舟师们的诉求是什么?”张居正眉头紧皱的问道。
王崇古吐了口浊气说道:“停止扩招的政令,维持原样,每年两百的舟师已经足够了,不是每条船都需要舟师,舟师培养不易,算学要精通,还要做天文生,也要看得懂风听得懂雨。”
张居正立刻问道:“海事学堂吃了松江孙氏孙克弘和孙克毅两兄弟一百万银,他们的确是捐献,这件事,是不是和孙克弘、孙克毅有关?”
走着走着走散了,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大明海事学堂虽然是官办,但收了孙氏一百多万银的捐献,也是确有其事。
张居正对势要豪右常怀有警惕之心,人心是会变的。
王崇古摇头说道:“提议扩招的还是孙克弘,主要就是为了元绪群岛的开发,元绪群岛其实很远,需要舟师牵星过洋,船的数量够了,但舟师数量已经有缺少的趋势了,孙克弘得多疯,才这般提议后暗中生事儿?”
在死亡的边缘试探,确实非常刺激,但真的会死。
“我明白了。”张居正看向了陛下低声问道:“陛下以为呢?”
“还是得请矛盾说出来,分析下根本矛盾。”朱翊钧思考片刻说道:“要找到根本矛盾,根本矛盾不是舟师反对扩招和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而是势要豪右不满朝廷对海贸诸事的直接干涉。”
“陛下英明。”张居正颇为恳切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