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船等人,各大海商们也反应过来了,哐哐的给各个海事学堂砸银子,生怕海事学堂资金不足关了门,没人可用。
“五个市舶司建了五个海事学堂,还不够吗?”朱翊钧有些挠头了,开海发展到现在,人才的增长速度,跟不上海贸扩张的速度,海商大户现在回过神来,开始鼓噪着再兴办一些海事学堂。
()
冯保低声说道:“岂止是舟师,还有寻矿的地师,扎银币的银匠,各行各业的大师傅,都缺。”
只缺舟师吗?是各行各业,都缺乏人才。
舟师因为影响更大,所以体现的更加直观,可是其他的缺口,其实也非常非常的的大,系统性培养人才,已经成为了大明的当务之急。
朱翊钧思索了一番说道:“分科治学,迫在眉睫。”
分科治学,说起来容易,可是大明传统士大夫的阻力,也是朝廷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朝廷的行政力量恢复后,的确有能力强摁着牛喝水。
但是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问题,读儒学可以做官,这是读书成为人上人的固定晋升通道,大明的读书人们,也是不乐意学其他的科目,乡贤缙绅、势要豪右之家,没人会读,又无法实现阶级的跃迁,学来做什么?
所以,学这些的只有穷民苦力,而这些穷民苦力没钱读书,大明需要对教育进行庞大的投入,才能有成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长线投资,短期收益不明朗,长期收益才会有直观的体现。
组织架构、发展、资金、规模、指向性、招生数量、教职工来源数量和质量等等问题,都是分科治学要解决的问题。
朱翊钧将这几个事情,依次写在了纸上。
主要矛盾是大明缺乏专业人才的现状和士大夫对知识的垄断地位,次要矛盾是学生对专业学院缺乏认可而专业学院需要大量招生。
组织架构上,肯定要脱离原来国子监、太学、贡院这个体系,这会引发矛盾激烈冲突;而发展方向上以专业人才为主,而不是培养官员,这引发次要矛盾;
资金上反而不是问题,内帑国帑有大笔大笔的银子,而且海事学堂也有无息学贷的经验;
在教职工上,皇家格物院可以提供部分的教职工,来自各行各业的大师傅,可以成为教职工,来源数量和质量都不必担心;而工兵团营的三级学堂可以提供生员,指向性的学堂的就业也不缺少方向。
朱翊钧在备忘录上,写好了规划,他放下了钢笔,将自己的规划誊抄,最后提起了朱笔郑重落笔:【皇家理工学院】。
冠以皇家之名,自然是资出内帑,这是为了减少朝堂的阻力,无论是脱离原来的教育体系,还是挑战士大夫对知识的垄断地位,皇权都是利器,而理工之名,则是区分于儒学,儒学对于机械是极为反感的,认为是投机。
夫子言: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下章内阁礼部。”朱翊钧将手中写好的敕书,递给了冯保,让冯保送往内阁和礼部。
皇家格物院是研究院,也培养人才,但门槛极高,主要负责的是探索已知世界的边界,万物无穷之理,皇家理工学院,主要是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从中优中选优,成为五经博士。
分科治学,皇家理工学院,张居正看到这几个字的时候,就立刻捂好了,让中书舍人,将王崇古、万士和喊到文渊阁来议事,在没有确定要做的时候,不便让更多的人知道。
王崇古、万士和、王国光和张居正分作四方,奏疏在中间的桌子上放着,秋天的脾气比夏天还要阴晴不定,这风往往都伴随着雨忽然而至,一场秋雨一场寒,张居正让人拿来了几件大氅披在了身上。
“如何是好?”等所有人看完了敕书,张居正才深吸了口气,询问着众人的意见。
大明需要人才,各个行业都是嗷嗷待哺,分科治学势在必行,但也容易变成矛盾激化的导火索。
激进派的王崇古立刻说道:“陛下思虑极为周全()
,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做就是了。”
“兹事体大,恐动摇江山社稷之举。”万士和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这件事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是了,动教育就是动乡贤缙绅、势要豪右的根本。
高阳何氏为何灾年不减租?何氏已经彻底完成了兼并,为何还不肯给生民一条活路?对何氏而言,劳动者、穷民苦力,最好没有土地,甚至没有任何生产工具,因为如此一来,劳动者将别无选择,只能靠出售劳动力为生。
这是劳动异化为商品的过程。
何氏之所以敢这么做,能这么做,因为一直以来,都是如此,乡贤缙绅、势要豪右对知识的垄断,进而对权力垄断,劳动异化为商品的整个过程,是结果,不是原因。
“没事,他们会自己骗自己的。”王崇古摇头说道:“你高估乡贤缙绅、势要豪右们的勇气了,哪有那么多人敢铤而走险的?放心干就是了,造反这事儿,轮不到他们。”
“轮不到他们?”张居正眉头一皱。
王崇古信誓旦旦,语气格外确认的说道:“顶多骂两句罢了,拥有的越多就越怕失去,只要不是被逼到了角落里,有那么一丝丝的生存空间,就很难彻底放弃自己拥有的一切,势要豪右所拥有的庄园、桑田、田亩、长短工、家财,是他们的财富,也是他们的枷锁。”
“穷民苦力一无所有,没有枷锁,所以才会落草为寇,才会洗劫何氏,杀何氏满门,因为他们本身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
“我是过来人,这事儿听我的就是了,大胆的干!除了能叫唤两声,还能做什么?软弱和妥协,根深蒂固,要我说把太学纳入皇家理工学院得了,不必区分,都能考举人进士,都能做官。”
王崇古真的非常确定的了解势要豪右,他本身就是势要豪右,而且反贼经验丰富,造反?但凡是有一丝丝的生存空间,就不会造反,那些个枷锁,会牢牢的约束这他们那颗野心,他们也会自己骗自己,大明朝廷是为了人才,大明更好,才能赚的更多。
大明哪有势要豪右造反的舞台?
邓茂七、叶宗留的百万之众等等,那是一无所有的泥腿子,才能声势浩大,还有就是意图走燕王朱棣路径成为皇帝的亲王们,可现在,又因为道爷旁支入大宗,子嗣不兴旺,亲王造反的舞台已经逐渐消失了。
“你这话说的就莫名其妙,哦,拼死拼活赚来的,都是为了往自己身上套枷锁?”万士和看着王崇古,觉得王崇古这个逻辑,实在是怪的离谱!
拼死拼活的奋斗,最后得来的都是枷锁,人的努力,都是为了给自己套枷锁,这逻辑根本就不对。
“大宗伯,亏你还是礼部尚书呢。”王崇古笑了笑说道:“不瞒大宗伯,这都是经验之谈啊。”
反贼经验,不是谁都有的,王崇古已经不羞于谈及过去自己是个反贼这件事了,反贼经验,反而有助于他经邦济国。
人生在世,谁还没有个走岔路的时候?能有迷途知返的机会,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而王崇古抓住了,反贼是他,忠君体国也是他,都是他王崇古。
“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张居正的眉头都拧成疙瘩了,反贼经验成了王崇古的独门优势,这找谁说理去。
王崇古乐呵呵的说道:“所以说啊,大胆干就是了,土木的事交给我,工兵团营需要鼎建的活儿干,皇家理工学院和十王城一起建得了,就在北大营北土城周围兴建,陛下反正每日操阅军马,没事儿还能过去转一圈。”
“这就是我的意见,你们定,我还有事儿。”
王崇古说完就站了起来,他的态度已经表达的十分明确了,他不仅赞同陛下的办法,更觉得陛下步子有点小,过()
于保守。
王崇古走到门口,忽然走了回来,拿起了敕书又仔细看了一遍,叹了口气说道:“若是陛下缺钱,我老王家也略有家资,但冠以皇家之名,那就不了了之了,可惜,可惜。”
这一次王崇古真的走了,崇古驰道,王崇古几乎每七天都会去看一看陛下亲题的石碑,驰道让他收获了太多太多的名望,他每次看到那块石碑都格外的安心,所以,若不是冠以皇家之名,王崇古恨不得独资承办,到时候叫崇古理工学院,谁还能说他是佞臣!
可惜的很,陛下显然对权力非常的敏锐,从敕书开始,就是冠以皇家之名。
“王次辅越来越像当初谭司马了,做事越来越激进了。”王国光眉头紧蹙的看着王崇古的背影,意味深长的说道。
万士和倒是能理解王崇古的心态,他摇头说道:“岁数大了,对身后名越来越急切了,总觉得时间不多了。”
“有没有可能,这也是王崇古的倍之呢?加倍执行,让政令无法推行。”张居正有些怀疑的说道。
“陛下说元辅对王次辅有偏见,还真的是偏见啊,若真的要倍之,不是这么做的。”万士和连连摆手,元辅次辅之间的铁马之争,刚刚在皇帝的调停下落下帷幕,这可不能再起争端了。
张居正对王崇古的偏见,是解不开的死结,一如陛下对文臣的警惕,无解的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