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从卫成跟程义学拳脚,小远觉得欠人家程义情分,看程家对程南的功课很重视,上课也严厉多了,现在经常是:那谁谁昨天让背的功课背会没有?会了?那背吧。不对,你这儿背的不对,说吧,用多长时间能背会?一刻钟?好,下学后你多留一刻钟,把它背熟了,背不好今天就别回去了。
所以现在程义他们几个都不用来,就知道自家小子学的啥样,要是到时间没回去,准被留下罚功课了。几个孩子也不敢像原来学习跟玩儿似的了,都很用功,他也经常看见小远捧着本书在读,估计是给孩子们讲功课要用的。
还有,只要小远体会出成子对什么上心,他就会想法给弄来。比如卫成现在从不离手,有时候睡觉都搂被窝里的小弓箭,比如院子里的葡萄苗,樱桃树,那还不是成子有一次听别的孩子说起来,说他去亲戚家吃过,可好吃了。卫成回来吃饭的时候跟家里人学,小远听见了啥话没说,没过几天去了一趟彦绥城,孙叶就帮着给买回来这么些。
小远这样心疼成子,要是成子做错了啥事,最上火的一定是小远!可是要不说,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西明文纠结了好几天,才犹犹豫豫地跟西远说了,本以为西远会发火,可是看小远的神情,好像还好,西明文偷偷地长舒了一口气。
☆、真相
可以说西明文人虽然老实,但是对事情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西远心思的体会特别到位。卫成在西远心里的地位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够企及,在多年以后得到了彻底证实。
听了西明文的话西远倒是没生气,他养大的孩子他自己还是了解的,卫成不是一个是非不分的孩子,也不是一个本质上有问题的孩子,那么他这么做一定事出有因。
“爹,我知道了,等明天我问问成子,你也别放在心上。”西远安慰老爹。
“哎,爹知道了,远啊,你和成子好好说,别把孩子给吓着。”西明文还不忘嘱咐西远一句。
“知道了,爹。”
第二天,西远就用心观察了,现在天气还不太热,所以,家里的吃食还是三天送一回,做吃食当然也是三天做一回。
平时都是头一天晚上把东西放到卤汤里,用大火煮开后,在灶里架上柴禾用小火慢慢炖,等到第二天早晨,西明文和老爷子早起把东西从锅里捞出来放到盆里凉着,然后西明文去洗漱、吃饭、套车、送货。
卫成要想偷摸的把这些吃食拿出来,只能在西明文洗漱吃饭套车这段时间,所以西远也不懒了,这天早起偷偷瞄着卫成。
就看见卫成真的趁家里人不注意,溜进厢房的那个灶间,不大一会儿从里面拿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包,估计里面是吃食,也不多,有一盘子左右,然后又跑进后院豌豆荚的驴棚,把纸包放到一个小布口袋里,那是以前西远给他和西韦做的,用来捡黄豆粒用的小布口袋。然后,他就把布口袋放到驴棚的墙洞里。
西远还疑惑呢,按说家里的吃食,卫成如果不马上拿走的话,一定会有味道,家里人肯定能闻到,然后发现,原来这败家孩子给放到驴棚里了,这里面尽管爷爷每天都会收拾,看着干干净净,但是还是有豌豆荚的驴粪味儿,所以即便爷爷每天都来,也不会发现。
西远不动声色,吃饭的时候也没表现出异常。等教完几个孩子功课,他就远远地跟着卫成,看他到底把吃食拿到哪里去,以西远的理解,卫成可能把它拿给村里哪个小孩,不过这也说不通,要是哪个孩子家里困难吃不上饭,卫成给他们拿米饭馒头之类的才对,拿往聚德楼送的吃食,一定是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那会是给谁呢?
西远跟着卫成,一直来到村东头,那里有一片空地,空地上有几棵柳树和几棵老榆树,榆树长得很高,树冠如大伞一样,夏天的时候东头的村民们常常在树下聚一起乘阴凉。
卫成一到,把手放到嘴边打了个口哨,这时候从榆树后面转出来两个人。好嘛,人家还有暗号的。
离着远西远没看清那两个人是谁,不过看着不是小孩子了。西远往周围瞅了瞅,看到前面有一个柴禾垛,趁着卫成和那两个人说话的空档,猫腰小跑了过去。
隐在柴禾垛后,西远才小心翼翼地探头往外看,这一看还真让西远吃一惊,那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赵老大家的赵明和赵庆。卫成怎么和这两个人混在一起了?而且看着还很熟悉的样子?卫成才十岁,这两个都十七八了,也玩不到一起啊?
西远心中满是疑问,不过,他也没出去,在那看着他们几个。
赵明和赵庆接过卫成递过去的纸包,打开坐在榆树下左右手开工的吃了起来。卫成坐在他俩对面看着他们吃,还和这两个人说着什么,西远离得有点远,也听不清。直到那两个人吃完了,卫成让他们把啃出来的骨头什么的收拾干净,几个人才分开。
卫成像是完成一件任务,也不着急了,溜溜达达地往村里走,还很有闲情逸致地折了一段柳条,一边走一边做柳哨,走到一家柴禾垛那儿,还照着人家柴禾垛哈哈打了两拳,把人家柴禾垛打得直晃悠。西远看着又可气又可笑,这要是让他把柴禾垛打倒了,他家还得给人家码柴禾。
西远等卫成和赵家那两个小子都走了,才走出来,到大树底下看了看,他们收拾的还很干净,他家的吃食,连骨头渣子都看不见了。在树下逡巡了一会,西远想着卫成给这两个人偷吃的可能性,他们欺负卫成,威胁卫成给他们拿吃的?
百思不得其解,愈想愈烦躁,西远也不纠结了,决定回家直接问卫成。要是这两个人真这么欺负成子,西远弄死他们的心思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