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后,蒲郁打开房间门。被遣来偷听谈话的女佣迅速闪到一边,佯装若无其事地说:“四小姐怎么样了?”
“四小姐答应去了,请太太过来吧。”
冯太太尚存疑虑地进了房间,不一会儿就出来了。太太千恩万谢,亲自把蒲郁二人送上车,比以往真诚地叮嘱司机一定注意安全。
蒲郁惦记身上多出来的一封信,略显匆忙地上车了。她不知道信的内容,但直觉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第9章
江浙商会的酒会在有礼查饭店的孔雀厅举办。有远东第一饭店、远东第一交谊厅称号,似乎能来这儿的人,也戴了顶“远东第一”的帽子。
外面是黄浦江、外白渡桥,里面是彩绘玻璃穹顶、水晶灯盏、artdeco风格的装饰。皮鞋踏在柔软的地毯上,连同“帽子”要引人漂浮起来。
上海是这样繁华,繁华到名流们沉醉在香槟的气泡里,看不见苏州河上漂浮无依的木船棚屋。“东方巴黎”记录在胶片上,而苦难被简化成了枯燥的数字。
月刊杂志的新人记者愤世妒俗的想法赘成一篇稿子了,可面上还是笑着。
“请站到灯光下……再往左一点……对对……”
镁光灯闪烁,定格西装革履的先生们,他又多一张无聊的底片。但值钱,供他一个月生活开销。
吴祖清不喜欢照相,站在后面角落,脸被挡住一半。相片洗出来,或许没人能找出他。记者为了保证刊上杂志的相片里每个人都是最佳状态,会拍好几张。等记者按快门,还要等曝光时间,反复磨人耐心。
吴祖清有耐心,即使面对不喜欢的事情。他像尊雕塑,直到听见记者说可以了,才转身走开。今日,如往常任何一日,他只想做筵席的背景板。
可老天不让人如愿,不对,怪老天给他这样一副面孔,眼神犀利的太太们早注意到他。
“那高个子的是哪家的公子?”
“面生,没见过。”
“才来的吧?谁引荐来的?”
“瞧瞧,冯太太去搭话了。”
“冯太太不是有良婿嚜,怎么还同我们抢啊。”
一阵哄笑,起话题的太太说:“看样子像认识的。”
“歡,那我去了。”
“不行啊,我帮你们打头阵。看上去年纪也不小了,说不准有家室的。”
“手指头光秃秃,哪像有婚约呀!”
吴祖清正同冯太太寒暄,忽有混杂的香水气味袭来,再一看,周围站了两三位太太。
冯太太瞥一眼即明,装作没看见她们,说:“祖清,你能来,做伯母的当然高兴了。只怕这里人多,我有失周到,你勿要怪罪。”
“哪里,承蒙伯父伯母相邀,让我有机会见见世面。”
“看你讲的,”冯太太一高兴说起上海话,“不晓得还以为你从乡下来的,香港好的咧,购物天堂。我还谢谢你带回来的礼物,这个把月百货公司都不用去了呀。”
吴祖清露出一个含蓄的笑,“一点心意。伯母不缺什么,就是难得麻烦,以后有什么需要,一定告诉我。”
旁听太太们心下有数了,公子是香港来的,做贸易生意,与冯家亲如世交。
冯太太享受这种微妙的感觉,这些太太们多少对她不服气,或者说在恭维的同时等待看她的笑话,但她们还是不得不争先来攀交。以往为别的事体,眼下为吴祖清,方方面面细到人脉,都在证明她比她们优越。
冯太太不彰显,看上去还是那位端庄、贤淑的会长夫人。这位会长夫人像才注意到周围的小角色,略带歉意地说:“祖清,这是李副会长的夫人,这是茂安船运孙董事的夫人,和她胞妹盛女士,在民间妇女协会做事。”
太太们如嗷嗷待哺的雏鸟,眼里写满期待。冯太太终于丢下馋人的馅儿,说:“利利商行的吴先生。”
抢到馅儿的是孙太太,道了声“吴先生好”,转过去对冯太太玩笑,“从来没见过,冯太太故意把人故意藏着,不肯介绍给我们。”
“讲什么呐,也不怕各位老爷听了呷醋!”
焦点绕到吴祖清身上,他从容地应付太太们明里暗里的打探。更多人围拢来,他依然保持绅士风度,在嘈杂中捕捉到每个人的话语。
他温文尔雅,带一点儿神秘气质,几乎没有不被他俘获的。可离得最近的盛女士始终没有与他交谈,只偶尔在他说话时露出赞同的表情,以及视线短暂的交汇。
不可否认,吴祖清很关注她,从冯太太作介绍时,他们第一次眼神交汇开始。她看上去就像她没有冠夫姓的称谓那样,独立、骄傲,眼底藏着另类的主见,似乎随时会离开这个令人厌倦的地方。
不一会儿,舞会开始了。在各家千金领起开场舞之后,吴祖清邀请冯太太跳一支舞。冯太太喜欢跳舞,但他实在不是一个好的舞伴,有两次差点踩到她的鞋。
冯太太很快发现,不是曲子太难——实际西洋管弦乐团正演奏的舞会最常见的乐曲,而是他的注意力在别处。她没理由为难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用彼此不失面子的借口让他退场了。
吴祖清不疾不徐地往角落走去,像看准了什么。远远地,盛女士见他来了,快步走到阳台上。
吴祖清蹙眉笑了一下,跟过去。阳台上安静一些了,她半倚阑干,从包里拿出烟盒。
“不喜欢跳舞?”他问。
她预料到了,没有回头看,“不喜欢被人跟着。”
金属打火机锃地擦亮,递到她面前。她斜睨他一眼,低头点燃烟。吸了一口,她说:“有劳。”
江风吹来,她的声音变很轻。他回:“不客气。”
她转身,双肘搭在阑干上,瞧着厅堂里的景象说:“无趣,不是吗?”
“还好。”
“看来吴先生也很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