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送死
啥?
杨玄来的路上就想过此次议事,他觉得自己已经出尽风头,张焕再怎么着也得压他一把。
就算是换在北疆,黄春辉也会压客军一把,否则内部士气如何保证?
任何一个团体,如果好事儿不能自己人优先,上位者拿什么来聚拢人心?
故而他放空脑子,天马行空的把思维发散到了南周政局上。
但没想到张焕却点了他的将。
见杨玄愕然,张焕笑了笑,“许多人大概会好奇,老夫为何点了你的将。”
我也很好奇啊!
杨玄满头雾水。
他看了老丈人一眼。
周遵神色平静的让杨玄想到了诸葛亮。
可你好歹给个暗示啊!
一个将领小心翼翼的道:“相公,左路军此战颇为犀利,想来损耗也不小,要不……换个人?”
另一个则是直接表达不满,“相公,咱们南疆武人还没死绝!轮不到外人来做前锋。”
张焕淡淡的道:“何为前锋?打探消息,先声夺人。但更要紧的是审时度势,掌握进退之道。
否则,若是冒进,则有全军覆没之险。若是怯敌后退,则士气大跌。
决战之前,重首战。
首战胜,则全军士气大振。老夫也想用自己人,可此次南征,谁,最为出色?”
张焕指着杨玄,“老夫也想护犊子,也想让麾下嗷嗷叫着去做前锋。可老夫不只是南疆节度使,更是大唐节度使!”
他冲着长安方向拱手,众人跟随。
“此战关系重大。若是受挫,长安震动不说,南周也会觉着大唐不过如此,随后年胥会锤炼大军,盯着我南疆,伺机发动进攻。
更有北辽在虎视眈眈,当他们发现大唐连南周都无法取胜时,赫连峰会想什么?他会想着大唐就是一块肥肉,此刻不吃,难道等着肥肉腐臭?”
这是现实。
张焕在这个时候展现了一个重臣的担当!
周遵也没想到张焕在关键时候会摈弃了地域之念,但旋即想到了前锋的凶险之处,不禁有些纠结。
前锋看似风光,可世间从来都是收获和风险相伴。这一路,天知道南周人会如何安排。
是拦截,还是伏击,或是大军围剿……
周遵猛地惊醒,觉得自己有些魔怔了。
他本是个冷静的人,可此刻却关心则乱。
有些乱了方寸。
老夫竟然乱了方寸?
张焕知晓麾下不满,但此战重大,他只能如此。
“雷琦兵败,彭靖那边会调遣大将相助,老夫以为,最可能的人选便是白雄。白雄用兵阴险,你等谁有把握去面对他?”
难道杨玄就能……众将腹诽着。
“此战杨玄用兵看似平平无奇,第一战破松城中规中矩,第二战破上南也是如此,第三战破黄州,也看不出什么精妙之处。可用兵就在于这等平平无奇。”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就不能让石忠唐去?
杨玄真的不想再出风头了。
至于战功,破黄州之后,一个大唐名将的封号是少不得的。
随后回归北疆,筹谋把三大部给灭了。
如此,整个北疆谁能与他争锋?
到时候黄春辉一退,他顺势再进一步,插手北疆核心水到渠成。
刘擎是自己人,廖劲只是统筹。
如此,他就能一步步的把手伸进北疆的方方面面。
只待时机出现,就能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
但。
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萤火虫,哪怕躲在草丛中,依旧被人拽了出来。
我真不想啊!
张焕看着他,“杨玄!”
这是军令!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杨玄拱手,“领命!”
张焕说道:“换个人,定然会喜不自禁,可老夫知晓你不肯成为众矢之的,故而不甘不愿。
但老夫在此,你只管去厮杀,去立功。
但凡老夫的手还能动,老夫的脑子还没犯蠢,那些功劳就不会旁落!”
此刻!
这位南疆节度使才露出了峥嵘。
他没有什么大后台,故而要在各方势力的包夹下辗转腾挪自保。
他必须要权衡各方利益,否则有一方不满,回过头就能给他一击。
所以,在外人看来,张焕就是个蝇营狗苟的小人!
可此刻他展露了担当后,众人才愕然发现。
原来,节度使如此果决!
杨玄行礼,“下官定然竭尽全力!”
张焕说道:“大军携带的粮草不是很多,不过既然让你为前锋,老夫自然不会让你的麾下饿肚子,周长史……”
周遵掌管着这些,自然不会让女婿吃亏,闻言说道:“张相放心。”
老丈人给女婿补给,那必须是最好的。
杨玄说道:“张相,左路军不缺粮。”
“嗯!”张焕一怔,“不缺粮?”
杨玄点头,“下官正想禀告,破黄州城时,敌军仓皇而逃,留下了许多粮草。”
有人问道:“雷琦竟然没有令人焚烧粮草吗?”
好歹也是名将,在这等时候还留着粮草资敌呢!
杨玄淡淡的道:“他来不及!”
周遵第一次发言:“雷琦本以为黄州城能坚守许久,没想到十日不到就被破城,他哪里来得及!”
众人看着杨玄,心中一个念头在翻涌。
从此后。
见到这位,心中就得重新给他定位了。
见过,大唐名将!
……
稍后各自散去。
杨玄被人叫住,老丈人找他。
老丈人弄了个临时值房,里面堆了不少文书账簿,只是看一眼,杨玄就头痛。
“觉着繁琐?”周遵问道。
“是。”
“那在陈州时,谁帮你管着这些?”
“曹颖。”
二人寒暄了几句。
周遵吩咐道:“不是急事就让他们等等。”
“是。”
常牧出去了。
顺带为他们翁婿看门。
可一出去,就见门外站着两个彪形大汉,冷漠的看着路过的官吏。
“你等是姑爷的人?”
“见过常先生!”
虬龙卫已经弄清楚了周遵身边人的身份。
常牧乐得去清闲,负手在周围游走。
暗自感慨:姑爷身边的人才,怎地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