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次黑森铁路可能面对的伤亡情况,恩斯特心里是有预期的,前世比较知名的死亡铁路,泰缅铁路,就是用人命修建出来的,死亡人数不下于二十五万,用时仅十五月就完成了计划六年的工程,平均每公里就有600多人付出生命。
这个泰缅铁路工程就是日本人人干的,所以一点也不例外,幸存者罗伊·阿姆斯特朗回忆这段经历时是这样说的:我不知该怎么修铁路,但从来没想过用一个篮子和一把铲子。
有的时候一天只能休息2小时,而随着工作量的加大,战俘和劳工的死亡率也在不断提升,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的工作量又不断增加,有人曾经连续工作了133天。
每天只能吃上一顿标准量的米饭,里面还有蛆和蠕虫。偶尔日军会牵来一头水牛,把最好的肉切给日本军官和卫兵,剩下的骨头渣子无法满足数千张嘴的需要,他们会看心情放点肉在汤里。为了吃饱他们想尽办法,如果有条倒霉的大蟒跑进战俘营,那它注定就逃不掉了。
东非绝对不会像日本这么病丧命狂,至少东非的奴隶伙食比远东一些国家情况都好,搭配上是比较合理的。
同时东非对奴隶实行军事化管理,像卫生条件就比修建泰缅铁路的工人和战俘标准要高。
因为有句话叫做害人终害己,奴隶不注重卫生问题,如果感染疾病,那就很有可能波及到东非的管理人员,进而威胁到国家防疫工作。
巴米尔:“蒸汽抽水机应该多准备一些,那燃料问题也要解决,整个黑森省尤其是北方,沼泽不少,积水比较严重,除了工具上的提升,工程也要多考虑排水性,尤其是排水渠,涵洞,材料承受力。”
克里斯蒂安:“这就又涉及到一些特殊路段,肯定要多考虑大雨或者洪水引发的泥石流和滑坡问题,所以护路设施也要考虑,而有些路段肯定要提前排除风险,所以炸药也要多申请一些。”
现在东非虽然依然大量使用奴隶,但是奴隶使用也是要承担风险的,而且东非迟早要变成正常国家,那相关的奴隶制度最后肯定也要被淘汰,而取代奴隶的办法那就是大力提升东非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
目前东非的火药产能已经提升上来,这得益于东非的国防工业发展,所以在火药使用上也大方起来,十年前东非还需要大量进口,现在完全可以自己生产。
同样的,东非现在也能生产蒸汽机,东非第一台国产蒸汽机,还是1870年从德国引入全套技术后生产而来。
现在还是蒸汽机的时代,而蒸汽式抽水机在东非被大量生产,许多矿山和灌溉工程都有使用,当然,更进一步的内燃机式抽水泵也有使用,但是现在还在普及阶段。
除此外还有许多工具,也实现了国产化,在东非过剩钢铁产能的加持下,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这些都为这次黑森省铁路修建提供了条件,不过目前铁路还是摆脱不了对人的消耗,恩斯特认为把伤亡数字控制在五万以内是一个合理区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