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王安石当日力保唐钰,实在是此人的能力、胆识都堪称绝乎仅有。
第二日的早朝之上,意气风发的颍王赵顼理所当然地接受着朝中百官的朝拜,众人口中的称呼虽是“王爷千岁”,只是距离这“万岁”,也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皇弟真是好手段,为兄的实在佩服。”
而便在赵顼沾沾自喜之时,殿外传来的一声冷哼却令他莫名打了一个哆嗦。定睛朝外望去,果然发现一身戎装的宁王赵修手握一柄长剑,缓步朝着大殿走来,二人四目相对,视线碰撞之处,迸射出无数激烈的火花。
随着戍边在外的宁王披甲归来,两位继承大统的皇子短兵相接的时候也近在眼前了。
“大殿之上,谁人可携带兵器?皇兄莫不是太久未回宫而忘了祖宗礼法了吧?”
“本王久居军中,早已习惯了兵器在手,军权在握,有所依仗,本王才能驱除鞑虏,保家卫国,还大宋一个长治久安。”
赵顼冷笑一声:“皇兄此言差矣,军权固然重要,但若失了朝廷下拨的军饷,只怕皇兄手里的军队也只是一盘散沙而已。”
如今赵顼掌控大宋财政大权,他才不惧赵修手中牢牢紧握的十九路军的调拨虎符。即便他日汴京被围,他也自信只需自己高喊一声:“倒戈者,赏银百两。斩赵修者,赐官枢密使。”还怕无人将赵修的头颅献上吗?
有钱能使鬼推磨,至理名言。
“是吗?”面对赵顼的威胁,赵修并不以为意,“那便将这大宋让与皇弟好了,到时大辽、西夏领兵南下,为兄的没有军饷支持,也只能选择作壁上观,任由外人抢占我大宋江山,他日皇弟去了黄泉,看你如何向太祖皇帝解释。”
“你居然准备联合外族?”
“你这算是污蔑吗?你有何证据证明我联合外族?”
就在整个大殿之上的百官们静若寒蝉,任由两位手握大权的皇子争锋相对之时,后宫内急匆匆跑出一位宦官,见到两位王爷磕头便拜:“皇上驾崩了。”
治平五年六月,久病不愈的大宋皇帝赵曙驾崩于汴京城大宋皇宫福宁殿,死前并未留下任何诏书,导致两子夺嫡的局势愈演愈烈,已然发展到了手足相残的地步。
在两人短兵相接了数十回合之后,局势非但没有明朗化,反而愈显焦灼起来,这场势均力敌的争夺,似乎很难在短时间内决出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