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这不是老秦家的淮茹吗?”
“淮茹,你还记得我不?”
“哎,记得记得。”
“都好久没见你了,光顾着在城里享福了,都快忘了咱们秦家村了吧?”
“哪能啊,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你现在可不得了了,是城里的工人,吃公家粮的……”
一路坐着客车,到了地方从车上下来,秦淮茹一路朝秦家村走来,回娘家路上遇到了不少认识的人。
乡亲们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让秦淮茹的脸上多了不少笑容。
霎时间,秦淮茹顿时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坚持与辛苦,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初嫁进四合院,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命运待她并不友好,嫁进城里福还没享够,就让她早早丧夫成为一名寡妇,还要顶着大肚子料理丈夫后事。
肚子里的槐刚生下来没多久,就被婆婆赶去轧钢厂顶岗入职,不仅要上班赚钱养家,还要洗洗刷刷负责一家的吃喝拉撒,被称作四合院最强牛马都不为过。
但同时,命运也没有下死手。
继承丈夫贾东旭留下的工位后,秦淮茹摇身一变,成了轧钢厂一名光荣的工人。
不仅吃上了公家饭,还从原来的农村户口变成了现在的城市户口,彻彻底底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城里人。
回到村里,大家都对她客气了三分。
秦淮茹很享受这种感觉。
但秦淮茹知道,自己之前在村里的名声并不好,大家只是表面上客气巴结,暗地里说不定还在悄悄编排她呢!
不过秦淮茹不在意这些,只要没有当着她的面说,全当没发生过。
至于她之前风评不好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自从她嫁出去之后,几乎都没有帮衬过娘家。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秦淮茹是属于彻底收不回来的那种。
本来这也没什么,毕竟这样的人又不止秦淮茹一个,大家的选择不同而已,但问题就出在灾荒那几年。
灾荒那几年,秦淮茹娘家也出现了断粮的困境,于是从来没指望过女儿和贾家的秦父,第一次进城找了过来,想要从女儿这里借点救命粮回去。
但问题是,贾家也过得不容易。
当初为了保留村里的地分粮,秦淮茹和贾张氏都没有把自己的农村户口转到城市这边过来,等五八年公社化之后,从村里分不到粮之后,城市户口的政策已经收紧,秦淮茹和贾张氏再想把农村户口转到城市户口,已经没有办法了。
根据国家规定的户口政策,孩子的户口是随母亲的,所以整个贾家就贾东旭一个人是城市户口,粮本上就贾东旭一个人有定量。
没有粮食定量,村里又分不到粮,贾家的日子一下子变得难过了起来。
靠着在黑市淘换粮食,倒也不成什么问题,但偏偏灾荒随之而来。
黑市里的粮价高涨,粮票更是一票难求,一度上涨到近乎天价。
要不是有易中海和傻柱帮衬,恐怕贾家也将面临断粮的危机,偏偏这个阶段秦父找过来,自然空手而归。
秦父也知道自己女儿不容易,他借粮是用来救命的啊!
如果不是实在撑不下去了,快到要饿死的地步,他也不至于求上门。
贾家虽然困难,但也还没到断粮的地步,包括自己的女儿在内,哪怕一顿的口粮也不愿意借他。
这一下子就让秦父寒心了。
铩羽而归的秦父回来后,并没有张扬这件事情,毕竟这种事说出去丢人。
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秦父去城里找女儿借粮的事情早就被传了出去,大家纷纷羡慕不已。
借没借到粮,秦父一回来,大家就猜出来了。
等来的结果让人愕然。
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同情不已,纷纷大骂秦淮茹不孝。
尽管最后,靠着啃树皮和村里人相互帮衬,秦父一家挺了过来,但原本让人羡慕的老秦家,也因此成了一个笑话。
曾经嫁到城里的女儿又让他多引以为荣,就有多打脸。
灾荒那几年,老秦家和秦淮茹这个女儿也几乎断了往来。
秦父秦母没再去城里找过秦淮茹这个女儿,秦淮茹倒是托人捎了几次口信,却再没回过娘家。
直到去年,秦淮茹大着肚子回到娘家一番哭诉,秦父秦母才知道自家姑爷没了的事情,一时心软原谅了秦淮茹这个女儿,重归于旧好。
接下来,随着秦淮茹生完孩子进厂,成了轧钢厂工人,并且户口也改成了城市户口,这些事情传回村里,引起了轰动。
秦淮茹的口碑和形象,一夜之间翻转。
之前的事情就没什么人公开提了,而老秦家也重新有了“牌面”。
不多时。
秦淮茹刚到家,就看到秦大山满面风霜的身影匆匆走来。
显然,是有人跑去通知他自己回娘家的消息。
“淮茹,你怎么回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爹……”
秦淮茹有些尴尬。
一见面,自己的亲爹就直接这样问,好像她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