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太县君的寿宴,也因此成了许多文人士子心目中的盛会。且除了崔子竟之外,还有许多人也借由这次咏画诗赋名声鹊起。如名不见经传的博陵崔氏二房旁支子弟崔沛崔十二郎,以及早便文采横溢的崔泌、崔泳兄弟等。然而,无论是谁,都盖不住崔子竟的风头。
胜业坊崔府,崔敦的书房内,此时也坐满了人。
崔敦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满大街小巷都传遍的那两首诗、一首赋,笑了笑,抬眼瞥向幼子:“啧,我怎么不知,子竟你还有如此捷才?若说半日作上这两首诗,我信。再作一首赋——我却是不信。”
崔滔忙帮着崔渊说话:“世父,我可是亲眼见子竟作的。”
崔渊却笑了起来:“还是瞒不过阿爷。”他话中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之状:“既然早便想好了该作什么画,自然便知该做什么赋了。”诗确实是临场发挥所作,这首赋他却已经构思了两日,自然能一笔写就,“捷才”毕露。为了压过崔泌、崔泳兄弟的风采,他岂能毫无准备?虽说确实有些作弊之嫌,但对付他们,也不须拘泥于阳谋。
闻言,崔滔不由得怔住了,崔澄无言以对,崔敛与崔澹则呵呵大笑起来。
崔敦抚了抚须,道:“也罢,你欲自行向崔泌小儿复仇,我们便不干涉就是。只是,这般小打小闹,毕竟伤不得他的筋骨。”经此一事,他一眼便能看出来,自家幼子针对的究竟是谁。当初凶手的身份也呼之欲出了。
“阿爷顾虑得是。”崔渊回道,“他已入仕途,为人又狡诈狠毒。只能趁他尚未起来的时候,将他彻底打压下去不得翻身,否则后患无穷。舅兄曾劝过我几回,我也权衡了几日,终究想通了。便同虞公(虞世南)、阎公(阎立本)、褚公(褚遂良)、欧阳公(欧阳询)一般,入得了仕途,也担得起书画美名便是。”
崔敦似是早已经预料到他的答案,面露欣慰之色,又难免暗自觉着与王家的婚事果然结得好。崔敛则定定地望了他半晌,忽而大笑道:“吾家日后有望了!”
崔渊微微一笑,崔澄、崔澹则惊喜不已。崔滔听得,突然却有些不是滋味起来。他眯起眼睛,道:“阿爷,不若我也去要个实职做一做?”
“你?”崔敛斜睨了他一眼,“你能做甚么?可恨平康坊不像东西两市,还有市令管着。不然便让你去了,日日流连也算是尽职尽责了。”
崔滔噎住了,一时无言以对。崔澄、崔澹、崔渊三兄弟都笑了起来。
倒是崔敦笑道:“子由既然有心,不如从闲职做起罢。有上进之心便是好事,总比日日游玩狎妓好些。”
崔敛略作思索,接道:“也是。改日少不得让贵主出面,向圣人求一求了。”公主之子想出任闲职,圣人自是不会吝啬。且真定长公主向来得圣人喜欢,一个闲职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而已。
崔敦道:“正好,子由与那些宗室子弟离得远些,贵主也可暂时从宫中那堆杂乱之事中出来避一避。”
崔澄、崔澹、崔滔、崔渊四兄弟听得,皆面露沉思之色。许多事情,之前暂时未波及到他们身上,如今却是渐渐避无可避了。尤其欲走仕途的崔渊,即使再不愿意,也须得卷进宫廷、朝堂的漩涡中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崔滔:是啊,平康坊怎么就木有平康令呢……啧啧……
崔敛:……
崔渊:呵
☆、第一百零六章 新妇归宁
当崔家父祖辈的郎君们都齐聚在外院书房中的时候,正院内堂里亦是热闹非凡。崔笃、崔敏、崔慎三人正拿着传闻中的寿宴文卷,一字一句地细细品读。且不说崔渊的诗赋,便是崔沛、崔泌、崔泳等崔氏子们亦是大放光彩,令他们心中充满了身为博陵崔氏子的骄傲。此外,这文卷是崔渲亲手抄写的,笔迹如龙蛇狂舞,隐含锋锐正气,光是这一手字也值得鉴赏一番了。
郑夫人与真定长公主正询问崔简这两日进学的情况,崔简对答如流,侧首望见兄长们欣喜得近乎陶醉的神色,又背起了他家阿爷的诗赋。难为两首诗、一首赋,他背得一字不差,引得郑夫人、真定长公主连连夸赞。
崔简抿了抿嘴唇,露出了笑容:“我还背了先生作的四首诗。”接着,他便又琅琅背诵起来,一双乌黑的眸子亮亮的。不过,这一回却不似方才那般顺利,稍有些磕磕绊绊。每当他背不出来时,便悄悄望一望坐在小郑氏身后的崔会。崔会冥思苦想之后,便悄然无声地以唇形提示他。
两位长辈自然将他们的情状都看在眼中,连带着也夸了崔会几句,又说他们兄弟情深。待王玫领着一群端着食案的仆婢进来时,恰好听个正着。她与有荣焉地勾起嘴角,轻轻揉了揉崔简的头顶,笑道:“阿家、叔母、两位嫂嫂,不妨尝一尝儿整治的朝食?”
洗手作羹汤本便是新妇应做之事,但在五姓七家这般的世家当中,自然不需亲手下厨,立在旁边指点厨子便足矣。王玫已经下了好几回厨,次次食单都不重样,每一回都颇得郑夫人赞许。连崔敦也生出了些许好奇,点名要尝尝新妇的手艺。于是,趁着今日休沐,崔敛、真定长公主一早就过来了,她便又领了这个差使,去厨房忙碌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