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江城飞絮满城飘荡,目之所及绿意盎然。
但空气里的燥热愈盛,似乎春天转瞬即逝,很快就要步入初夏。
这几天她一直在剪片子,累了就站在百叶窗前,给窗台上的绿植浇水。
周末前,钱澄组织部门开了一场大会,要给纪录片的概念片做一个简单的宣传,也需要将节目的名字定下来,其余的则交由后续制作和编导部门。
定纪录片名字的时候,钱澄让大家自由提议。
孟瑜今天把头发盘起来,瞧着很干练,她弯着红唇,大方介绍道:“我觉得节目的名字定为《守护江城》比较符合节目的定义,毕竟钱主管已经采纳了时记者的意见,从缉毒警察的身份出发,他们是城市的守护者,也坚守着最后的底线,不让毒品泛滥,守护一方安宁,同样是缉毒警察身上的责任。”
虽然是自由讨论,但是孟瑜之后,没人再有更多的提议。
台里面都知道孟瑜父亲的背景,跟江城电视台台长的合作相当紧密,反对孟瑜的意见,就像是对抗‘圈内公主’,众人只能在背地说些闲言闲语,表面上只会给她的提议加以肯定。
一片静默之下,钱澄又把难题扔给她:“时记者,你是这个策划的提议人,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时晚寻抬眼,撞上了孟瑜那一双不怀好意的眼睛,带着些警醒的意味。
论起这个问题,她突然想到裴骁南迎着阳光走来的场景。
就连阳光也特别偏爱他,真挚地希望他未来所有的征程都能如此意气风发。
于是,她顿了顿,继续道:“我的想法是纪录片名定为《我们的征程》,相较于守护来说,片名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且纪录片展示的正是缉毒这条征程中的故事百态,会显得更接地气。”
“纪录片需要接地气吗?”孟瑜故意发出嘲弄一笑,“本来这种提议的收视就够窄了,时记者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偏?”
这也是孟瑜的思想怪圈,她一直把重心放在节目制作上,却忽视纪录片背后的本质。
即是用纪录的形式传递真实的情绪与鲜活的人文价值。
所以之前由她全程操刀的节目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直接曝光受访者的心理问题,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误。
孟瑜只觉得是网友们的跟风行为,更是起诉了几个账号,声称自己遭受到了严重的‘网络暴力’,连江城电视台的声誉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要不是因为家里的背景,换一般的记者早就受处分了。
钱澄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沉声道:“那就匿名投票吧,下班前在群里公布结果。”
时晚寻低头收拾好文件夹,孟瑜蹬着高跟鞋从她旁边经过,故意撞了下她的肩膀,笑意挑衅。
傍晚,她有些心神不宁地看了眼投票的结果,孟瑜的提议比她的多一票。
钱澄:那就这么定了,节目的名字是《守护江城》,各位辛苦!
她对着对话框的消息酸涩地笑了下,敛睫不语。
还是会失望的。
当人很努力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低落的情绪难免会有的。
不过都是成年人了,她也没有底气和权利要求什么,对此结果所有人都认,也容不得其余的质疑。
时晚寻去休息台接了杯热水,却觉得来生理期时的小腹更痛了。
黄昏淹没地平线,街边的路灯也依次亮起。
快到下班的时候,钱澄过来说了句:“今天有跟缉毒大队的聚餐,孟瑜、小夏、小时跟江远你们过来,其他的人完成手头工作的都可以来。”
小夏神色疑惑:“孟瑜姐之前都没跟我们之前跟过项目,今天有时间过来吗?”
孟瑜将这话理解为他们三个的抱团,反唇相讥道:“我为什么不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台里就一个时记者呢?”
时晚寻平静地看她一眼:“台里当然不止一个记者,虽然这项目是我们三个在跟,但孟记者想去饭局吃顿饭,大家也不会反对。”
这番话就直接把孟瑜从项目排外了,将她定义为今晚饭局的不速之客。
时晚寻不善于跟人吵架,也讨厌用争执的方式解决问题。
只是她从来不是任人揉捏的性格,孟瑜做得太过分,她也不会害怕去对抗。
本来项目就被抢了,还得被人这么评价,孟瑜脸色不虞,又只能按捺着不发作。
出发前,还有同事神秘兮兮地问道:“听说他们缉毒大队颜值很高,真的假的?”
小夏之前陪同着去过缉毒大队训练基地,一说起来就双眼放光:“百闻不如一见,当然是真的啦,人高腿长,还有腹肌……”
同事拉了下她袖子:“腹肌,你见过?”
小夏笑嘻嘻的:“那倒没有,但我看他们比赛强度很大,还要早起晨训,身材肯定没得说。”
“对吧时记者?”小夏亲昵地抱着她胳膊。
时晚寻莫名有一阵心虚,扯着唇角道:“对。”
包厢里,众人落了座,还剩陆良淮跟裴骁南没过来。
饭桌上,众人的话题自然不想再碰工作,但不知道谁开的头,换的话题又是近期国内外的最新消息,有点儿像这一行的‘职业病’。
明明做新闻、写稿子、出外勤都够累的,下班的闲暇之余还得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
时晚寻有点儿插不进话题,只能拿了颗果盘里的水果糖,用糖纸在那儿折纸。
江远坐在她左边,低声询问:“姐姐你喝酒吗?”
没记错的话,上回同事聚餐,她也没有拒绝来着,是端着酒杯跟同事们一饮而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