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亲生母子俩的画风,也挺微妙的。
萧寒潜的温声提点浮上脑际。
她是来认亲的。
不是来看人脸色的。
李英歌微微扬起脸,脸上一片茫然,仿佛不知道皇后这话从何而来,又落向何处。
明妃清亮的笑容微微一顿,和身侧妃嫔交换了个意有所指的眼色。
说来这乾王妃深居简出,七岁上才踏出李府二门,还没跟着谢氏来往交际,又拜师进了兴园,一待四年,婚事一波三折,婚期又急,摇身就成了乾王妃。
性情心计如何,连道听途说都算不上。
几次言辞试探,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如今看来,真是个懵懂的孩子!
怪道谢氏和萧寒潜都护得紧!
莫说事不关己的妃嫔,就连暗暗审视李英歌的武王妃,一时也有些兴致大失。
皇后静静看了李英歌一眼,眉心几不可见的一蹙即松,冲琴姑姑抬了抬眼。
琴姑姑团团福礼,“太子妃、武王妃、和王妃多留一步,还要劳烦几位陪乾王妃一道,再去万寿宫凑凑热闹。”
话外之意,该上茅厕的上茅厕,想出去透透气的趁早,没事的人也可以滚了。
殿内响起一阵拜辞声。
皇后扶着琴姑姑的手,转入后殿更衣。
“我就知道。”皇后一改人前冷淡,眸色冷厉如刀,“李家算什么,李英歌算什么。小四这是不满我逼着他纳冯十一,明里暗里的帮衬李家,给李英歌撑腰。拿个小丫头做筏子,他的手段,又比我高明多少?”
☆、第238章 迟早要她好看
琴姑姑嘴角噏合,闻言又是心痛,又是心酸。
人人都说皇后偏心太子,只有她知道,皇后待乾王疏淡冷漠,不过是因着心里苦,起先只求个眼不见心不烦,到最后,为难来为难去,受煎熬的却是皇后自己!
归根究底,症结还是在皇上身上!
当年皇后生下太子这个嫡长子,悉心教养到六岁上,熬过了种痘,娘家仕途也渐渐扶上正轨,皇后这才有意生养二胎,顺利怀上乾王,还不等将这喜讯报到御乾宫,御史台弹劾皇后娘家外戚揽权、鱼肉乡民的奏折就雪片似的,砸向了皇上的御案。
皇上大出所有人的意料,不仅没有像往常一样,因此踏足坤翊宫宽慰皇后、压下弹劾彻查,反而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以雷霆之势,命当时才满十五的大皇子武王出面,将皇后娘家连根拔起,随后就将武王调离京城,派往东北大营历练。
天子震怒,皇后娘家一夕坍塌。
皇后长御乾宫外不起,最后保住的,不过是娘家兄弟三两个庶出的遗腹子,而肚里的乾王,险些小产。
然后,就是帝后关起门来却惊天动地的一场大吵,皇上拂袖而去,明妃脱颖而出。
乾王越长越像皇上,皇后看着乾王的目光越来越冷。
她永远都忘不了,那一晚皇后破天荒的守在乾王的摇床边,嘴里低喃浅语,她以为母子天性,皇后到底是心疼乾王的,正要上前凑趣,却听清了一句令她永生难忘的话。
“今天是这孩子的周岁生辰,也是他外祖家的周年祭,我不该怀他生他,这孩子,生来不吉”
皇后是笑着说的,眼中神色却像看不见底的幽潭。
自此之后,坤翊宫再也不曾为乾王过过生辰。
四年前乾王回京,太子妃有孕,皇后一心为太子谋划,常请乾王出入坤翊宫,和乾王之间的关系这才有所变化。
那一晚,那一句话,却仍叫她每每想起就肝胆俱裂。
琴姑姑强压着才没让纷杂心绪外露,垂眸掩去眼底浑沌的苦涩,平静的就事论事道,“母子之间,怎么能用手段来论?方才殿内是个什么情景,今儿乾王殿下是个什么态度,您听得清楚看得清楚。乾王殿下疼着护着乾王妃,也不是这一天两天的事了。
嬷嬷带回的喜帕,您是亲眼验看的。殿下不近女色,外头是怎么排喧殿下的,您也不是不知道。若不是真心待乾王妃,殿下岂是为了他人肯勉强自己的性子?
他们小夫妻好好儿的,乾王府就不怕从内里乱起来,乾王府好,东宫也能得着好。都说兄弟齐心其力断金,那些魍魉鬼魅又能蹦哒多久?
太子妃当年能乍然开怀,说不得真是乾王妃带来的福气。东宫虽有庶子庶女,到底还是要太子妃多生几个嫡出皇孙、皇孙女。您看乾王妃那懵懵懂懂的样子,您若是不耐烦教导,不如就让太子妃和她多亲近亲近”
太子已是储君,十几年兜来转去,皇后心底的孤独苦楚,只有她最清楚,她不劝,皇后身边就真的连个知疼知热的人也不剩了。
琴姑姑目露恳求,殷切的望着皇后。
皇后冷厉的眸色柔和下来,拍了拍琴姑姑的手,牵起嘴角道,“能得你为她说这几句话,可见小四媳妇儿确实是个有福气的。”
这就是无意再晾着李英歌的意思。
琴姑姑发自内心的欢喜,却听皇后又冷声道,“之前他让我的人在城阳府里落了脸,这事却是另一码,他若是不将我这个母后放在眼里,以后就别怪我做了恶婆婆。”
到底气恨萧寒潜越过坤翊宫,为着李英歌认干亲的事,只求了皇上和太后的恩典。
能气恨,也比对萧寒潜冷心冷眼相待得好。
琴姑姑不忧反喜。
至于冯欣采做了乾王府的妾,李英歌能不能压得住,就不是她能劝着管着的事了。
琴姑姑不再作声,轻手轻脚的服侍皇后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