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熙帝走下宝座,拉着方瑜的手苦口婆心道:“你画正经的人物画也可以啊,你还画得这么好,朕看了都喜欢。你听朕的,你就多画,装裱好,留着给孩子做纪念。”
“我画出来也留不住啊。”方瑜直视皇帝的双眼,悠悠叹道:“陛下,您说呢?”
皇帝这才反应过来,他倾心培养的画家并不是要走邪路,只是在借着这事向他索要之前拿走的画呢。
和熙帝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这样的画家,就特别有新奇感。
他哈哈大笑,拍着方瑜的肩膀,对身边人说:“去,把方爱卿最近画的稚童游戏图都拿来。”
然后和熙帝又温言软语地对方爱卿说:“是朕唐突。以后爱卿给家人作的画,朕都只是欣赏一下,并不会再收藏了。”
方瑜赶紧就坡下驴,对皇帝行礼认错:“微臣无状,多亏陛下宽仁。臣心怀感激,想为陛下赋诗一首。”
和熙帝自然应允。
方瑜把早就琢磨好的颂圣诗怀着感情朗诵出来,让和熙帝十分喜欢。他还特意嘱咐起居郎把这事的前后经过都写进他的起居注里。
和熙帝觉得这事既能表现出他宽仁大度、礼贤下士的胸怀,又能表明他是个爱画懂画之人,而且方瑜作的这首诗还能突显出他的贤君形象。
于是乎,流传后世的《卫史。成宗本纪》中就记下了这么个君臣故事,很有名。
和熙帝为了安抚臣子的心,特意躬身亲手扶起方瑜,又笑道:“爱卿可有字,不若朕赐给爱卿一字。”
皇帝赐字,这是多大的荣耀,方瑜肯定要接住的啊。
和熙帝思忖片刻,拿定了主意,执笔写道:“璟画,如何?希望爱卿能画出如美玉光彩般的宝画。”
方瑜立刻称好谢恩,脑袋里却总觉得这皇帝的赐字和琼瑶剧里的“知画”有一拼。
方瑜,字璟画,带着他原来的画和一堆赏赐出了宫回了家。
还不到第二天,方璟画在御前的君臣小故事就传出了皇宫,惹得方璟画的名声大震,来方家求画的人也多了起来。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方瑜的画就连皇帝都要抢着要,人家方瑜还不给,还要追着要回来。你们就说,这方探花的画好不好?
那自然是极好的啊!
就这样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的,在皇帝“流量”的加持下,方瑜又刷了波声望值,将擅画的名声再一次宣传出去。
作者有话说:
本人很喜欢油画(虽然并不太懂),小说里皇帝对油画的言论纯属为小说剧情需要。
哈哈哈哈,这个皇帝有点怪!
第130章 催更大魔头
等到了秋天, 方瑜所参与的景徽朝国史才算正式修完。
皇帝对参与修史的官员进行了嘉奖,方瑜也在其中。
在翰林院任职两年多,方瑜尽职尽责, 还深受皇帝的喜爱, 现下又有了拿得出手的政绩, 那接下来的提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方瑜小升一级,成为翰林院修撰,与张之青一样。
翰林院众人纷纷来贺喜,方瑜微笑应酬,还要摆酒请客。
张之青也不像有的人偷偷眼气, 还帮着方瑜一起招待同僚,十分妥帖。
和方瑜同科考入翰林院的庶吉士们这时都在抓紧时间找门路托关系。明年又是会试年了, 新人进, 老人出,他们这些人也要被重新分配官职了。
这么一比,方瑜的官途实在是太令他们艳羡的了。
方瑜在外忙完, 一身酒气回到家。
冯婉早就贴心准备好了泡澡水和解酒汤,也不要丫鬟上前服侍, 她挽起衣袖为丈夫擦背。
方瑜只是半醉, 喝过解酒汤才觉得舒服许多,搂着妻子在床上说话。
“家里下人要管好, 贴身伺候的不能和外面互通消息,不安分的趁早都打发出去。”
方瑜说:“咱们还是要早些买好宅子, 到时候在根据家里情况制定家规才合手。”
冯婉也觉得还是有自己的小家才好, 她说:“李家和鲁家, 就是那两家, 这两天还特意过来和我说他们朋友家有好宅院出手, 说是价格公道。”
方瑜叹了口气,和冯婉对了个眼神,这两户大商人家都是想求他办事的。
别看方瑜现在官阶还很低,但他却是能常在御前伴驾,能跟皇帝说上话的。
就这一句半句话,只要皇帝能听进去,方瑜这个人就有了点石成金的能力。
这两家现下正在竞争,都想单独吃下为宫廷供应文房用品的生意。
其中所牵涉到的利益巨大,李、鲁两家都不惜重金打通关系。
方瑜虽是宠臣,却很少在皇帝身边瞎说什么,故而在文人士子间的名声还算可以。
对于这两家的所求,方瑜是不大愿意沾手的。
“鲁家说兰溪纸洁白如玉,入手绵软。”冯婉把话转述给丈夫:“还说夫君您当世第一才子,又是陛下最喜欢的画家,自然是挑选最好的纸来为陛下作画。他们家愿意供奉最上等的笔墨请夫君挑选。”
方瑜想了想,在京城里太过洁身自好也不是个好的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