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神道为显学
有些时候命运就是这般无常。
曾经天地复苏,大明帝国晋升神朝可以封敕神位,神霄真君裴玄景为各方势力分享了许多的神位。
在那个时候,各方势力中的强者其实并看不上这些神位,他们只是将这些神位当做给门人弟子后辈中实力不足,天赋不够的人的奖励。
对于那些天赋不凡的修士而言,他们凭借这自己的天赋,就可以修为突飞猛进,尤其是借助着天地复苏之后的时机,还有天地晋升之后的造化,让他们的实力接连破境,达到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境界。
的确他们的实力提升很快,对于原本天荒界中修士需要数百年才能踏足的境界,他们能够借着这些机会,短短百余年的时间就踏足。
却不料天地变化如此之快,短短的时间内,这局势就变化让他们看不懂了。
一些本土势力的天赋不凡的强者他们踏足灵境七重以后,却发现依然无法真正的屹立在天地之间,那些天荒界归来的势力,强者太多了,所有人都在掠夺造化,争夺机缘。
他们的这般实力或许有机会为自己争夺,但是却无法为培养他们自身的势力获得更多的机缘造化。想要得到更多,他们需要更强大的实力。
但是到了能够走到这一步的修士,哪一个不是天赋超绝,悟性惊人,纵然是有些人费的时间比他们长,但是却不可否认对方和他们站在同一个层次,双方根本没有任何的差距。
面对着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这些人突然之间发现,曾经他们不屑一顾的东西,现在成为自己想要提升实力的不二法门。
神道修行之法,在当初裴玄景以灵境八重之身开创古来未有之战绩,镇压太虚尊者这位至强者以后,就掀起了一波热潮追捧,只是因为真正强大的神位权柄太少,对于大多数修士而言只是鸡肋,所以才散去。
但是随着天地晋升,裴玄景借道院之手传播出来的神道之法,尤其是以神器融合神位,这般格局神位侵蚀的方法后,让许多困守境界的修士看到了希望。
及至裴玄景以神仙之道登临南极长生大帝尊位,踏入真仙境界,这神道之法几乎成为天地主流修行之道之一,让许多修士投身其中。
“那位老朋友能够以神仙之道横压一世,就证明神仙之并不弱于其他。”赵白阳脑海中浮现裴玄景的无数战绩。
同样证道真仙,裴玄景的神仙之道,不但没有比其他真仙弱,并且展露出来的强大,在诸多真仙之中都是超绝的存在。
这就证明了一件事情,没有弱的法,只有弱的人,同样修习神仙之道,也未必要弱于其他人。
“更何况,封神计划完成,神祇承载天地意志,代天执道,甚至神道会成为天地显学,即便是无法超越仙道,但是却也可以与仙道并驾齐驱。”赵白阳的目光中浮现炽热。
这位能够得到裴玄景认可的人,绝对不是庸庸碌碌之辈,他的目光和胸怀不逊色许多的顶级强者,只是受限于实力,才让他无法真正立足天地巅峰。
甚至和裴玄景相比较,他没有裴玄景人生模拟器的帮助,却依然利用自己的手段,将外道联盟发展到现在,几乎不逊色一些传承久远的古国圣地的地步,可见他的厉害。
裴玄景有时候都在想,他能够将神霄道发展到如今,其实完全靠的是自身的实力横压,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手段。
易地而处,将裴玄景放在赵白阳的处境,他也没有把握能够将外道联盟带领到现如今的地步。
而就在今日,赵白阳竟然又看透了一丝本质,这是裴玄景和诸多真仙都未曾揭破的本质。
封神,封神!
既然封敕了神位,以这些神祇来推行天地意志,代天执道,那就意味着神道得到天地的垂青,气运昌隆。
在等待封神成功,天庭出现以后,神道将成为天地的显学,即便是不能压仙道一头,也足以让两者并驾齐驱。
这般的局面是天地的运转自行体现,哪怕是裴玄景和其余诸多真仙都无法改变,他们纵然强大,也不能够逆天地而行。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诸多真仙才会推动他们的弟子加入其中,争夺神位,就是为了布局下一个时代。
不过这般的秘密也都是在真仙之间流传,其余的修士只有寥寥数人可以堪破,而看破的每一位都是低调的布局,不肯暴露,因为这个消息传出去,长生神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
可是这般的秘密就算被一些人堪破,但是这些人无一不是顶级势力的古国之皇,圣地之主,他们都是在这天地间仅次于真仙的强者。
而如同赵白阳这般连灵境九重至强者都未曾踏足的修士,可谓是只有两人,除了赵白阳之外,唯有百晓生。
“仙道长生难觅,唯有借助神道长生,而后补足仙道之缺。”赵白阳脑海中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原本困惑在心中的许多事情都被揭开。
这一刻,他终于看清楚了这封神之事的一个重要目的。
想到这里,赵白阳原本心中的些许不悦尽皆的被抛开,嘴角泛起笑意来:“既然神道即将成为显学,为天地认可,那么修行神道就是顺天而行,我又何必逆天而行!”
他对于神道再也没有了丝毫的排斥,彻底的接纳了这一切。
当初他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除了对于自己认为看透了这背后的谜团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裴玄景的五仙同证之法。
他想的很清楚,那就是即便是走神仙之道有局限,自己无法在神道上走的更远,那么完全可以效仿裴玄景走五仙同证之法。
弱者的嘶吼无人问津,强者的低吟深入人心。
对于神霄真君裴玄景这一位几乎被认为是天地第一人的道,已经成为不知道多少了目标,他们在前路迷茫的情况下,都将其视作道标,追随他的脚步前行。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这天地间的修行之道到底是由谁开辟传出,已经久不可考,或者说谁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各方的说法并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