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两个密奏(求订阅)
盖勋、刘表等人对陛下怎么会对这哥仨如此看重感到莫名其妙。
这三人出身一般,官位不高,名声不显。
即便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是中山靖王之后,但传到他这一代与正儿八经的宗室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甚至他都不如刘表与当今陛下的血脉更为亲近。
而且从他们的谈话中,似乎这三人之前的主要功劳也就是平定黄巾之乱,而且他们还不是主要人物,只是领了一批乡勇到处助战而已。
怎么陛下就相中了他们而且如此厚待?
众人全都想不通,不过从眼下来看,这三人的出现确实解了他们刚刚的危机,倒是立了大功一件。
正在这时,张辽带着丁原风尘仆仆地走上山来。
丁原跪倒叩首,眼中透着真诚,道:“臣救驾来迟,还请陛下责罚!”
“建阳(丁原字)公请起。”刘明急忙将丁原扶起来,说实话,他现在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兵力有点捉襟见肘了,丁原来得正是时候,“建阳不是在函谷关拒敌董卓吗,如何到了此处?”
“董贼久攻函谷关不下,给养不足,便退往河东郡。”丁原说道,“臣担心董贼会与白波贼同谋对陛下不利,于是便带着兵马来到河内护驾助战。”
“来得好。”刘明赞道,“此次带来多少人马?”
“有两万能战之士!”丁原颇为自豪地说道。
“建阳公了不起啊。”刘明夸赞道,“并州边塞培养出了吕奉先、张文远这样的良将,还有张杨,只可惜被黑山贼所害。”
这时盖勋提议道:“陛下,不如暂且回营休息,明日再来寻贼决战。”
刘明觉得此言有理,军卒们确实已经累了,需要休整一下。
当即众人一起往回返。
路上刘明又问了丁原一些关于函谷关战事的细节。
得知董卓虽然已经率领大军进入河东,但弘农没有完全扔掉,留下了李傕驻守在黾池。
可以说董卓现在已经拥有了两郡之地。
丁原还偷偷向刘明弹劾长沙太守孙坚,说他借着北上抗董之机,擅杀荆州刺杀和南阳太守,目无法纪、擅杀官员,久必为祸。
这事其实刘明早就知道了,尚书令卢植之前就向他上过关于孙坚的奏表,朝中大臣也多有不满,但是在袁隗与蹇硕的联手压制下,没人再敢反对了。
很多人没想到袁隗会和蹇硕联合,之前他们可是斗得你死我活的两大臣头,如今联手谁还敢说个“不”字?
孙坚确实有些勇武,但是其如此行径,显然已经心中不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否则不敢擅杀朝廷官员。
但丁原和朕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刘明知道丁原是蹇硕的人,不排除其如此作为是在进行某种试探。
当然,丁原也是一个两面三刀多处下注之人,也不排除他是有意向皇帝示好。
只是现在刘明也处在如履薄冰的阶段,在体制内部尽量少大动干戈,他可以立刻就下令将孙坚治罪。但是这样做,一方面会遇到袁隗和蹇硕方面的阻力,另一方面还有可能逼反孙坚。
得不偿失!倒不如以此为借口,好好榨一榨孙坚这头江东猛虎。
在返回的半路上,正遇到徐晃带着大队人马来援。
土山周围数万大军的战斗,汉军大营岂能不知,徐晃一猜就是陛下遇险了,于是立刻点起守营军兵前往救援,没想到土山之围已解。
回到大营,刘明摆宴,为各位将领贺功,一片欢腾景象。
如今,除了驻守怀县和平皋的部队外,刘明这处营寨加上丁原带来的兵马已经有四万人马,可谓兵强马壮,再与黑山贼或者白波贼决战,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正在这时,突然有亲兵进来禀报,“陛下,京城的粮草押送来了。”
众人都是一怔,感觉有些突然。
之前押粮官还发回来消息,说是蹇硕叼难不给发粮。
为此刘明还特意让朱儁没收了山族一族的粮草充作军粮,以解燃眉之急,没想到现在蹇硕居然把粮草送到了。
只听亲兵继续道:“西园军的潘隐司马亲自押送粮草,还带了大批牛羊,说是受上军将军蹇将军委托前来劳军。”
这蹇硕转性了?
刘明也懒得琢磨,道:“快请潘司马入帐见驾。”
很快潘隐便来了,入帐之后跪倒在地请安,“臣潘隐叩见陛下!受蹇将军之令,为陛下押送粮草。”
“潘司马辛苦了。”刘明一挥手笑道,“为潘司马加一席,与诸君共饮!”
“谢陛下隆恩!”潘隐也很受感动。
一时间杯筹交错,宾主共欢,席间刘明把蹇硕大加赞扬一番,听得盖勋、张辽、徐晃这些人直撇嘴。
晚上,刘明单独把潘隐招到寝帐之中,寻问了一些朝中之事。
潘隐将他知道的全都和盘托出。
“听闻蹇硕起初不发粮草,怎么后面不但发粮,还派你来劳军?”刘明问道。
“蹇将军为何不发粮草,臣并不清楚。”潘隐说道,“后面发粮,是蹇将军听说匈奴和白波军主力都到了河内,而且董卓进入河东,担心陛下安危,便让臣亲自前来押送粮草,并且了解一下陛下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对蹇将军不利的消息。”
刘明一听笑了,蹇硕这老家伙还是挺鸡贼的,看到朕没事,就想拿捏一把,看到朕处境危险了,又赶紧前来救援。
单从这一点来看,蹇硕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朕出现意外的后手,他现在还是要尽量确保朕的安全。
“朕离开雒阳之时,蹇硕围困住了皇子协的住处,现在怎么样?有没有对皇子做什么?”刘明问道。
“皇子所在宫殿还在围着。”潘隐回答道,“不过蹇硕经常进入那座宫殿,说是在教导皇子学习,具体情形臣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