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设计各有优劣。
第一种方案的技术风险比较低,舰上大部分系统都是我国已经掌握的成熟技术,但战斗力和发展潜力都相对较低。
尤其法国方面拒绝转让皮尔斯蒂克柴油机stc系统的技术资料,导致国产16pa6v-280-stc柴油机的功率较低,仅相当于法国原产的12pa6v-280-stc,需要足足4台才能提供够用的动力。
而第二种方案毫无疑问性能更好,潜力也更大,全燃动力可以带来先天更低的噪音以及更快的航速,在反潜作战中先天具有优势,4组8联装垂发的防空系统也比1个8单元的海红旗7要靠谱得多。
不过作为代价,全燃动力在极限航程方面必定比不上怠速油耗更低的柴油机,而且华夏去年引进的30套陆基道尔m1防空导弹才刚刚开始交货,要想消化吸收相关技术再开发出对应的海基版本,至少也需要几年时间,在这之间很可能需要对外采购武器系统。
总体上,作为乙方设计人员的林青还是更倾向于第二种方案。
工程师嘛,自然希望从自己手里出去的方案能够尽善尽美。
然而好景不长,在这两个设计方案提出来之后没多长时间,通用电气就断供了lm2500燃气轮机,连原本的113舰都差点没能建造,就更不可能再拿出足够的数量用在护卫舰上面了。
也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以斯贝涡扇发动机为基础的航改燃项目也走到了尽头。
原计划两条腿走路,结果现在两条腿都断了。
燃气轮机方案的动力直接没了着落。
就在这趟珠海航展之前,林青几乎已经要放弃原来的想法,准备选择柴油动力方案,并带领手下进入总体设计阶段了。
然而航展上的这台涡喷14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在白天的时候,林青就已经旁敲侧击地问过,盛京那边来的领队是那个看上去最年轻的男同志,叫常浩南。
所以晚宴开始之后,他直接带着极强的目的性找了过来。
“常浩南同志?”
眼见着常浩南结束了跟卢育英之间的对话,林青赶紧来到了前者身边。
毕竟是有求于人,尽管面前这个人看上去年龄跟自己的儿子差不多,但他还是用十分客气的语气自我介绍道:
“您好,我是船舶重工701设计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林青,这是我的证件和工作牌。”
“呃……您好,林青同志。”
一番过于正式的发言让常浩南有点没反应过来,而且他也没想过会在这里遇到船舶工业系统的人:
“不知道您来找我是……”
“哦,是这样,我今天白天看到了你们带过来的那台涡喷14发动机,所以……有几个问题不知道方不方便咨询一下。”
也不是林青刚才想要端着架子,实在是他想要问的问题确实有些敏感,如果不在一开始就表明身份,很难把话题继续下去。
常浩南看了一下面前的证件,验证了对方的身份。
确实是个大佬。
“没关系,请问,还有,叫我小常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