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一头,春华带着韦不琛的回帖,进了家门,兴冲冲地去报喜。
碰到傅氏在堂屋里接待傅家来的王妈妈。既然有人,不好直接进去,她站在门外冲着屋里的林妈妈做了个鬼脸。
王妈妈恭敬地说着:“老爷的意思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感谢的话自是不必多说了。十九姑爷这一趟受的惊吓着实不小,在家中好好歇着,等节后再见也是一样的。”
傅氏道了一句“也好”,让林妈妈取来了一套点心盒子:“这是我亲自做的月团子,请带回去给父亲、母亲尝尝。”
王妈妈接过点心盒子,笑道:“十九姑娘的孝心,老爷自然是晓得的。”
说完,笑着看傅氏。
傅氏也笑着看她。
相顾无言。
没了?孝敬银子呢?王妈妈低下头看点心盒子,莫非是在盒子里?
她有些讪讪地提着点心盒子退了出来。抬眼正好看到春华进去,互相睨了一眼,听见春华似有似无地哼了一声。
王妈妈自是也哼了一声。还未走远,就听见春华的大嗓门:“夫人,韦指挥使的回帖到了,应了十五那日的请柬。”
王妈妈的脚步一顿,很快,埋头匆匆走了。
傅氏听了这话,喜上眉梢:“快,拿来我看看。”
春华将那张信笺递了过去。
傅氏看了一遍,又看一遍,连声说“好”。
“刚才就见着你在外面探头探脑的,原来是这等喜事。”林妈妈点了点她的脑袋,“只是你这小蹄子沉不住气,非要当着那家人的面喊出来不可。”
傅氏心情奇好无比,自是也不在意这些细节:“总有知道的一日。捂着不说,他们也有话的。我倒想看看,傅家知道了会作何反应。”
韦指挥使,即便是副的,那也是年轻有为。正是朝中新贵,大把的好前程,上任后的第一宴,还是家宴,落在了崔家。傅氏当了一辈子庶女,这一回总算是有些扬眉吐气的意思了。
“夫人总算是熬出了头了。”林妈妈不由地叹了一句。
“我今日就没备银子。你看王顺家的那个样子,我说不出心里多痛快。”傅氏拍拍林妈妈的手,嘲讽道,“还说什么一家人,不用感谢。那封信不痛不痒的,我谢得着吗?”
“老爷的案子,能有禁卫出面,自是靠着夫人您和姑娘操持。只是这事,外太老爷可能还不知道。”林妈妈笑道,“若要知道了,又不知要作何想。”
“管他作何想。”
傅氏想着自己在去樊城之前,去傅家恳求帮忙的那一景,被下人拦在门外,推倒在泥泞之中,捏着信笺的手指渐渐发白,又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辈子的屈辱,终归是到头了。
“只要礼礼的婚事一定,我这辈子也就圆满了。”她舒展了手指,将信笺又看了看,又疑惑起来,“怎么还多了一人?”
春华道:“奴婢找送信的人打听了,那是新上任的旗营官,说是韦大人一手提拔的。”
“还是指挥使想得周全。”这么大的官,总不能一个人跑到别人家吃家宴,带着手下来,免得有心人胡乱揣测。
傅氏站起来,又喜又急,拉着林妈妈反反复复叮嘱:
“那湖蟹怎的还未到?眼看着没几日了,要不要差人去路上迎一下?”
“月团的模子再换换,寿菊纹的那一套显得老气。”
“对了,再弄些上好的参来,不怕钱,山参、海参、人参,总之,就是要‘步步高升’。”
林妈妈一一记着。
“春华——礼礼又跑到哪里去了?你这几日务必盯着她,在家中好好练一道小菜,到时候做得精致些。”
春华不敢说在九春楼,好在谎话信口拈来:“夫人,姑娘去给韦指挥使挑贺礼了,选了好几家都不称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