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就连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的孙崮和周骐两人,也是相视一眼,随即看向了赵括。显然,对于敌军十五万的数字,二人也是有些压力的。当然,这并不意味二人对赵括没有信心,但能打富裕仗,谁愿意扣扣索索地打啊!不说把握更大,至少也是更加从容。
赵括看着众人的眼光,心中也是有些意动。对于这七万大军,他是经过了反复推演计算的,打败胡人应该是不成问题,但这也是颇为极限的兵力了。
极限也就意味着风险与刺激,更意味着可能的失败。
但这显然并不是赵括故意为之,之所以卡着极限的()
兵力,也是迫不得已。
目前,赵国的主力部队除了代北的六万大军,就剩下长平之战中剩下的一十四万主力大军。
秋收已近尾声,即便主力大军大都已经归位的情况下,赵军也就剩下了这一十四万大军。一十四万,哦不,应该是一十三万了,听起来、看起来都挺多的,可赵国需要兵力的地方更多!
不说其他的,上党郡和河内郡就直接分去了十万有余,不仅是防御秦军,赵括河内郡的屯田大计需要军队进行镇压和引导,上党郡的兵器打造涉及到诸多的机密,赵括又岂敢交托给他人?
十万大军,真正能用到防御地方的,恐怕还不到八万大军,当然这不是说赵括放松了对于上党郡和河内郡的防务,另有任务的五万大军也依旧在军籍之中,也依旧保持着军队的操练,若果有战事,也可以在第一时间重新上阵的。
可即便是背后还有两万大军支撑,八万大军在前线也只是堪堪够用罢了,但光是几个要点的驻扎,七七八八的要塞的防御就要耗费掉六万多兵力了,后方大将手中总不能一两万的生力军预备队都没有吧?
什么还剩下三万大军?!
赵括考虑的也是这三万大军,从赵王的手中抠出来的三万大军!没错,这三万大军已经开拔回了邯郸,并要准备长期驻扎邯郸,以拱卫都城之用。
按道理说,一国都城,要个三万人马驻守,根本不算多,甚至若是赵括为王,更是会强干弱枝,把全军的大部精锐集中到邯郸城附近,遇有战事,再从邯郸城调拨。
当然了,如今的赵王可不是赵括,赵括也更不会给赵王出什么强干弱枝的办法。而现在的赵国也没办法做到强干弱枝,原因很简单——外寇太多!
上党、河内面对秦国,你得加强防御吧?
代北屡有胡人犯边,你得屯一波兵力吧?
甚至还有暂时隐身着的北燕国......
如今的赵国虽不似魏国那般四处是敌,却也差不多。这样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实行强干弱枝的政策。否则干未必能强,枝先弱下来,那是在给敌人制造机会。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进行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