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一次登入的飞船数量远超前一次,于是飞船内显得并不拥挤,每一艘飞船的搭载的乘客也不足一千人。
依靠飞船自身的生态维持系统,飞船将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干扰下维持这些乘客近两百年的生存不会有任何问题。
两个世纪的时间看似漫长,但是对于行星殖民这个行动来说却十分的紧凑。
毕竟在登入到行()
星表面以后,人们将很长一段时间内生存在这种狭小的空间中。
期间借助外部机器人的帮助建设一个可以供人们生存的永久殖民基地。
不过这个过程将会极其的漫长,毕竟从无到有可不是一个简单且容易的事。
它需要在这颗殖民星球上去建造机器人生产基地、开采资源等等一系列的活动。
当一切基础设施准备妥当以后,建造基地的进程才会开始执行。
不过就在进行探测以及计划制定的过程中,派遣执行对恒星观测的探测器发出了预警,并在预警发出的下一刻就与舰队失去了联系。
警报中显示,这颗看起来不起眼的红矮星发生了一次极为强烈的恒星物质大爆发。
这是小质量恒星的一种特质,虽然它们的总输出功率很小,但是它们的脾气极为的暴躁。
超高强度的耀斑爆发对于这种体量的恒星来说极为的稀松平常。
舰队在选择这个星系作为殖民地的时候就预料到了这一点。
不过之所以没有将其列入判断是否适合进行行星殖民的条件,原因在于人类文明在太阳系中时也要面对同样的问题。
太阳虽然也时常发生耀斑爆发,但是命中地球的概率极低。并且即便命中也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像。
可是这一次人类又一次错了,这个小家伙爆发出的威力远超过太阳爆发的强度。
并且爆发的范围正好将殖民舰队囊括在内。
于是殖民行动从近距离观测是否支持殖民活动变成了必须进行殖民。
殖民舰队的核心功率开到最大,拼尽飞船能够支撑的最大航速向着那颗巨大的气态行星飞去。
希望借助它提供的强大地磁来保护舰队免受恒星爆发的影像。
时间紧迫,航程遥远,眼看着舰队无法在爆发抵达前进行避难。
于是这十多位船长经过研究决定拼一把,他们解除了核聚变核心的安全措施。
核心以最大功率的150%不计代价的运转。
不过即便如此,舰队还是晚了一步,飞船刚刚抵达巨星气态行星的地磁保护范围。
强烈的恒星抛射物质也同时抵达,这是一场能量之间的角逐。恒星风摧残着地磁,使得面向恒星一面的地磁发生了剧烈的扰动。
原本已经处于地磁保护的舰队直接暴露在了恒星物质中,极高能的中子辐射直接贯穿了飞船外壳的防护层,直接作用在了人体表面。
同时,核聚变核心也发生了融毁,顷刻间这一万两千人同时被海量的中子辐射淹没。
失去了能量供应的飞船只能在备用能源的供应下向着预定中的那颗卫星表面坠去。
同时求救信号也在不断的向着普罗米修斯号的方向进行广播。
奈何剧烈的射电干扰源就是这颗气态行星,登入舰队的一切信息都消失在了这个并不起眼的星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