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低下头,说道:“还请官家废了我吧。”
赵恒心里本来还有些疙瘩,见刘娥如此作态,顿时心软了,他对刘娥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赵匡胤眉头紧皱:“太子监国?太子年岁几何,担得起偌大的朝廷么?”
刘娥把持朝政,虽然危险,但也有回旋的余地。
可赵祯资质一般,也不知多大岁数,让他监国,若是有人心怀不轨,岂非将他送到虎狼窝里?
他不想大宋出一个武则天,更不想出一个受制于人的皇帝。
【乾兴元年,赵恒驾崩,留下遗诏“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太子赵祯顺利继位。王曾上奏请刘娥与赵祯一起上朝,刘娥坐在左边,赵祯坐在右边,效仿东汉太后们临朝听政。宰相丁谓却提出了不同意见,提出让赵祯朝见大臣,大事交给刘娥与大臣一同裁决,小事就让宦官雷允恭传进宫。丁谓提出这样的建议,可不是好心为刘娥的权势添砖加瓦,他的真实目的()
是想要架空刘娥,自己做权臣,让宦官掌权也是为了隔绝朝中大臣。】
【王曾觉得不对,皇帝与太后不在一起,反而让宦官掌权,这是祸患的征兆,但丁谓不在乎,他就是为了制造祸端才这么说的。刘娥也不是傻子,丁谓通过党争打败寇准,野心也愈发膨胀,再不处置,迟早要酿成大祸,这让刘娥感到了深深的忌惮,又有王曾见缝插针,向刘娥密告丁谓的种种野心,使得刘娥决心除掉丁谓。】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心道果然来了。
他就知道,朝中凶险万分,一个刚刚继位的皇帝如何能应付?若是让赵祯独自面对丁谓,还不知如何呢。
这个时候,最好有一位有手段的太后来应付,虽然他忌惮强权太后,但只要刘娥不想着再进一步,他还是可以容忍的。
赵祯神色有些僵硬,眼中闪过无数复杂地情绪,最终也只是叹了口气,说道:“太后于大宋,于赵氏,实有大功。”
他再怎么不喜刘娥,也不得不承认刘娥的贡献,横竖人已经死了,人死债消。
他突然想到,自己死后,应是曹皇后垂帘听政,她会怎么做呢?那个过继来的孩子,真的会老老实实听她的话么?
【乾兴元年六月,刘娥在朝见权臣的时候发难,公布丁谓的种种罪行,丁谓手上本就不干净,还纵容雷允恭私自更换赵恒的陵地,证据齐全,丁谓再无翻身的可能。刘娥想要处死他,但在群臣的劝阻下,只是罢去丁谓的官职,抄没家产,将其贬往崖州。丁谓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女干臣,赵恒在位时,丁谓参与策划了伪造天书、营建宫观、东封西祀等一系列的华而不实的活动,也因此讨得赵恒欢心,平步青云。】
【赵祯继位后,更是与宦官勾结,欺上瞒下,意图独揽大权,这样的人败在刘娥手中并不冤枉。若没有刘娥主持局面,赵祯这个新上任的天子还不知会被怎么拿捏。丁谓被贬后,刘娥按照王曾提出的方法,效仿东汉旧事,每五天与赵祯一起朝见群臣,刘娥坐在右边,赵祯坐在左边,开启了一代太后临朝听政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