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当初她下山亦是陪在他身边七年……封凌寒的离世就好像在提醒她一场相识仿似一个轮回一般,宁渊蹙着眉,一语不发,神色慢慢变暗。
“太祖自东海回来后便下令让百里瑞鸿开始修建渊阁和回望桥,足足三年才竣工。朕不知道隐山的人到底说了什么,只知道自此以后太祖兴兵北汗南疆,打下了赫赫江山,却没能熬过大宁开国的第七个年头,留下幼子让百里瑞鸿辅佐后便过世了。”
“是不是很奇怪,太祖既然甘愿从东海退回来,却又为何不珍惜性命枉死壮年?”宣和帝瞧了宁渊一眼,看到满意的效果,忽而一笑自嘲道:“朕也不知道,太祖死的轻巧,却让历代大宁皇帝吃足了苦头。”
对面坐着的女子仍旧无动于衷,如老僧入定一般的面容却仿似取悦了宣和帝一般,他坐直了身子,屈身上前:“大宁立国未稳,他却率着数十万将士在东海留了三年,就因为——他不相信你已葬身东海。若非隐山中人下山告诉太祖你已不在东海,说不定我大宁将永无国君!”瞧着宁渊缓缓动容,宣和帝慢慢笑了起来。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隐隐现出了几许悲愤,眼底染上了血红的一片:“甚至就连朕,也为了他弑兄夺位,丧尽人伦!”
宣和帝长笑出声,毫不在意唇边溢出的血迹,慢声道:“山主可曾得知当年你失踪在东海之滨后太祖做过什么?”
宁渊看着神色大变的宣和帝,神情微微有些错愕,宣和帝夺位是因为前太子宣德,和封凌寒有什么关系?难道是叶寒……宁渊眼中眸光微微一闪,缓缓道:“夺位便是夺位,封禄,你是一代帝王,迁怒前人,未免小家了。”
宁渊沉着眼看着宣和帝,掩在宽大绣袍中的手轻轻握紧,挽袖处的金线在艳红的烛火下折射出炫目的色泽,无比刺眼。
宣和帝话语一滞,像是想到了什么闭上了眼揭过了这个话题,道:“太祖逝世后传位太宗,由百里家主摄政,从此以后渊阁便无人进去过,是为我大宁第一禁地,山主去过……应该知道这世上只有一人能进。”
此言一出,夹着宣和帝嘲讽的大笑,染上几分苍凉之感,竟让人一时之间难以分清说下这话的人是真的不屑还是……为其不甘!
渊阁的锁眼是由青帝剑铸成,这是她的佩剑,只不过当初已经遗失在东海……不对,宁渊一愣,心底微微一动,猛然回过神来,渊阁建于她失踪之后,锁眼既是由青帝剑为匙,那一定在……
“说来好笑,墨山主,朕纵观天佑野史典籍,看得杂书也甚是不少,却从未见过比太祖还愚笨可笑之人。”
“百里,你进来。”宣和帝的声音平静得有些诡异,眼神却陡然迸发出凛冽的神采。
无论宁渊如何猜测,宣和帝低沉得有些虚弱的声音已经慢慢在书房里回响起来。
御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年过半百的百里正一身素服,抱着个木盒慢慢走进,望向宣和帝的眼中闪过几抹沉重,终是重重叹息一声,将木盒置于宁渊面前,缓缓道:“墨山主,百里家第十二代家主百里正……幸不辱命。”
宁渊难得肃起了眉,她隐隐有种感觉,当初在城楼上司宣扬对她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说不定也与此有关。
他将木盒开启,清冷的幽光自房中闪过,宁渊垂眸看去,五百年已过,盒中隐隐华光,利剑卓然于世,分明……是她当初遗落在东海之滨的青帝剑。
“什么意思?封凌寒……他做了什么?”宁渊掩下眉,问出的声音四平八稳,甚至还带了点错愕,她以为宣和帝以封凌寒的名号请她进宫只是名头而已,如今听来,也许真的牵连到当年的事。只是……五百年已过,就算是封凌寒复活也未必会对如今的大宁造成什么影响,与她……又有什么关系。
只是,那剑遗失在深海之中,就连她也未曾想过还会有寻回的一日。
“若是太祖和山主也一样想就好了,这五百年来,大宁皇室从未有过一刻安宁,每一任帝王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山主可知晓?”宣和帝话里透出几分苦笑,轻轻转动扳指的手也渐渐变得力不从心起来。
“墨山主,太祖穷兵十万于东海,历三年而寻此剑,后命先祖修建渊阁,太祖驾崩后百里家受遗命看管此剑,如今物归原主,请山主收回。”
毫不掩饰的质问带着点点苍凉突兀而至,宁渊抬起头,看着对面的宣和帝,懒洋洋道:“我只是个五百年前的古人,大宁没有封凌寒和我也一样传了五百年,封禄,你才是大宁的君王,如此寄希望于他人,作为帝王,不觉得可笑吗?”
看着明显郑重得有些超乎寻常的百里正,宁渊抬手接过他手里的木盒,道:“渊阁里,有什么?”
“太祖得名头?墨山主,若是五百年前,你可会放任大宁由外族欺凌,四分五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