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将军!”
蔡琰所唤廷圭之人,乃是他的族弟蔡和,此时在蔡琰麾下任校尉。接到蔡琰命令后,蔡和一挥手,领了五百人先发,朝着城门走去。他们的任务乃是先行入城,控制城门和城楼,为后续大军入城打开通道。
届时论功行赏起来,他们也稳居先发之功,毕竟他们的行动自然也是颇有风险的,一旦城里若是有埋伏,第一个中招的就是他们这群先发。
不过蔡和的神色倒是很放松,毕竟在他的认知里,望城的荆南军早跑了,城里的大户们能有多少部曲,凑个一两百人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敢和他们四千人的大军做对。
蔡和自觉得了好彩头,心里美滋滋的,算计着入城之后该怎么搜刮。
蔡琰可是跟他商量好了,搜刮出来的财货四六分成,蔡琰拿四,他拿六。不过这并非是蔡琰好心,而是蔡和部下的分成就得他自己承担了,蔡琰是分文不管。
想着望城虽然不大,但也有千余户人家,即便每家榨取个三五百钱,那也是三五十万财货,更别说城中大户还得另算了。
就在蔡和想入非非时,城头突然伏兵四起,一百余人从城垛里站了起来,手中皆是弓弩,当即朝着蔡和所部倾泻而来。
只一个照面,蔡和所部就躺倒了数十人,另有数十人身中一两箭,却因为不是要害而没有栽倒。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战果,完全是因为蔡和太过麻痹大意,正常先发怎么都不可能不防着城头的箭矢攻击。而蔡和所部明明带了盾牌,却大意不用,结果死伤惨重。
“起盾、起盾!”
蔡和身上也中了好几箭,只是因为身着铁甲,并没有什么大碍,最深的一箭也不过才破了铁甲,被里面的丝绸给阻了下来,仅仅只是咬破了皮肉。
在蔡和的指挥下,众人纷纷放下盾牌,抵挡城头箭矢。
同时,弓箭手也在蔡和的指挥下朝着城头开始反击。
远处的蔡琰一看,也是大惊失色。
“这是怎么回事情?难道望城守军不曾撤离?”
蔡琰大声喝骂,却无人回答。
于是,他也只能先放下这个问题,指挥弓箭手前压,接应蔡和退出城头弓箭的射程范围。
一番兵荒马乱之后,蔡和总算是撤了下来,但本部已经伤亡一百余人,就连一部分伤员都没能带回来,还留在城墙下凄声哀嚎。
蔡琰对着蔡和劈头盖脸一通臭骂,这次伤亡最大的原因还是蔡和的麻痹大意。否则就算被望城守军偷袭,也不至于如此惨重。
蔡和知道自己的错误,低着脑袋不吭声,任凭蔡琰大骂。
好半晌之后,蔡琰也骂的有些累了,停了下来,开始发号施令。
此时,蔡瓒以及其所部也抵达了望城城下,看见前军依旧列阵于野,没有入城,很是惊讶。
蔡瓒亲自带了人过来寻找蔡琰,得知望城诈降,并重创了蔡和所部后,蔡瓒表现的极为震惊。
“兄长,眼下该如何是好?”
蔡琰本来想进攻,可既然现在兄长来了,他也不能不问问兄长的意见,更何况蔡瓒才是主将。
蔡瓒脸色阴沉,询问道:“城里有多少人?”
“不知道。”
蔡琰面如锅底,摇了摇头:“不过应该人数不多,刚才城墙上大概百十个人,城门口看不清,但人影稀疏,应该多不到哪里去。只是这弓弩倒是有上百张,让人摸不着头脑。”
蔡瓒麾下的蔡中突然插话道:“如今各地豪强大户家中大多囤积弓弩,这望城也有不少大户人家,拿出个百余张弓矢也属正常。”
蔡中的话有些道理,其他三蔡也颇为认同。
蔡瓒细思片刻,回头询问道:“周围可有警情?”
探马首领赶忙回答道:“回禀将军,不曾有警情。”
荆北军如今在平原之上,四面八方都是平原,而且一面是湘水,一面是玉池山,想要突袭他们难度还是颇高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孙策才依旧潜伏着,他要等到荆州军陷入到攻城中后,再开始出动。
这样一来,蔡瓒哪怕有心逃跑,也来不及收拢部队了。
蔡瓒听到平安无事,心中的戒心才稍稍放松了一些,随即下令道:“玉池山方向多派侦骑,尤其是湘水边的通道,一旦有情况,立刻示警。”
蔡瓒最担心的还是望城城南的临水通道,自然要多做准备。
“喏!”
探马首领当即应命,然后做出调整。
蔡瓒则会同蔡琰等人开始准备攻城。
望城不是大城,甚至都不是县邑,只是一处镇城,正对着荆州军的城东不过一百余步,四千人都没法展开。
故此,蔡瓒令蔡琰从城北进攻,而他本人从城东进攻,另外从蔡琰所部抽调蔡和,前往城东南警戒。
分派完毕,各部开始散开,准备发起攻击。
而望城的城墙上也出现了一百多弓箭手,显然是打算做防御。
远远的眺望那有些稀疏的防守,蔡瓒心中松了口气,看来城内的确没有多少人手。
随即,蔡瓒脸上露出一个狰狞的笑容,区区一个镇城大户,也敢反抗方伯大军,真是不自量力。
“传令下去,攻破望城之后,一日不封刀。”
蔡瓒的这条命令一下,顿时激起了全军的喧哗,士气登时爆棚。
不封刀意味着可以随意劫掠、抢劫、贱银、甚至是杀人。
不过大部分情况下,军队还是不会乱杀人,因为人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可以贩卖为奴。而且胡乱杀人的话,只会引来不必要的抵抗,也会造成财富流失。
总的来说,不封刀就意味着大量的财富和女子,这对于任何时代的士卒(除pla外),都是无法抵挡的强烈诱惑。
看见士卒们气势振天,蔡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手一挥:“进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