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说道:“唉,我突然想起,来此之前,有些流言传说,那济州梁山泊聚众作乱,如今连败了好几路官兵,也不知何时能将其清()
剿,令济州百姓恢复安定!”
李师师闻言心中一动。
樊楼消息灵通,梁山近日战报早已传来。
她也曾为梁山而苦恼。
毕竟太平盛世,谁愿意看到起义造反呢?
再加之她心系大宋江山,总想着替圣上分忧。
自然也知梁山给赵佶带来了很多苦恼。
眼见梁山势力越发壮大,朝廷难以将其剿灭,她心里也有了新的对策。
那就是招安梁山。
招安梁山能解决很多问题,可谓是一石多鸟。
李师师一直在替赵佶分忧,她想着的是如何让大宋江山在赵佶手里更稳固,这样天下百姓才能过上安稳日子。
然而自徽宗之下,朝堂腐败,蔡京童贯之流把持朝政,沆瀣一气。
纵然赵佶有清明吏治之心,也是有心无力。
毕竟大家贪腐成了一片,官官相护,想干点事太难。
这也是因为赵佶自己手里没有嫡派人马,干不倒蔡京童贯一党。
以前赵佶提拔自己的心腹高俅,本想着指哪打哪,用他来对付那些顽固势力。
可惜高俅太精明,早早的跳入泥坑,和那些人玩成了一团。
李师师知道,赵佶看似地位崇高,金口玉言。
实际上,把持朝政的是士大夫集团,而不是皇帝。
这也是因为赵佶手里没有自己的嫡派人马。
现在梁山之乱也算是一个机会。
梁山的威名打出来了,实力也得到了大家认可。
赵佶若是下旨招安,把梁山拉来,成为自己的嫡派人马。
那么现在梁山的造反危机可解,同时也能震慑朝堂上的士大夫集团。
再趁机满足一下民间诉求,将梁山提出来的“减税负,免徭役”口号听取一下,做一些调整之后实施。
天下何愁不太平,皇帝的圣名何愁不响亮呢!
李师师想得很美好,只是她一直没有机会向赵佶表达。
如今机会来了,她一定得抓住机会,把自己的意向好好表达一番。
当然,也不能太直接,得稍微隐晦一点。
既要婉转一些,又要让赵佶听得懂。
语言的魅力在此展现。
在李师师刻意的灌输中,赵佶还真听进了不少,尤其是招安这个中心意思,简直令他心中豁然开朗。
“对!都是我大宋的子民,招安不就是了,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的,还怕他们不感恩戴德!”
赵佶回去的路上心情大好,容光焕发。
看得身为太监的杨戬心里直嘀咕,那事儿就真有这么神奇吗,去了一趟樊楼,官家跟变了个人似的,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接下来的两天,京城中依然为朝廷大军战败之事而人心惶惶。
稳坐庙堂的赵佶,却心中平静。
蔡京听得童贯面圣的消息,知道官家可能知道了这事,所以在赵佶回宫的第二天,就拉着高俅一块去请罪。
赵佶对两人并未苛责,只是让他们回去想解决办法。
到了第三日,赵佶便在朝堂上公开讨论梁山问题。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他在批评了蔡京高俅几句之后,便让满朝文武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
而他心里,则暗暗得意。
准备着一会放个大招,让这帮臣子们也体会一下傻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