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末上班当皇帝

关灯
护眼
第12章锦衣西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锦衣卫北镇抚司衙署,掌刑管事千户王崇德正在听取缇骑百户王守林的汇报。

“掌印,弟兄们在宣武门内的不少官员宅第里辛苦几天了,不过目前还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消息。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务事。说来也奇怪,最近这帮官老爷们,连青楼和酒楼都很少去,侦缉的兄弟们虽然不敢说有多专业,但也不至于谁都能发现吧?”性格直爽,只知道办案的王守林有点儿纳闷。

“废话,就你们兴师动众的样子,谁还不知道咱们北镇抚司有行动?”半靠在紫檀太师椅上的王崇德满脸不屑。“掌印,那你当时怎么不交代我们低调点儿?”“还低调?万历以来咱们都低调多少年了?这些年咱们跟五城兵马司有什么区别?整天就是苦哈哈的抓贼,到了还被人看不起。再看看那些舞文弄墨的文官后代考一次升迁一次,谁能想到如今锦衣卫也成了文官衙门,咱们这些纯粹的武人,在哪儿都逃不了被文人压制的命运。”听到上级的抱怨,王守林只是俯首聆听,并未附和。

“再说,如今关外建奴虽然有些蹦哒,但我大明依然是中国之主,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开眼的想要叛国谋逆;魏忠贤案又刚刚尘埃落定,目前也就是贪腐问题,查不到什么也正常。”“掌印您真是诸葛在世,小的佩服。”“你小子这话我爱听。”“不过你们还是得用点心,不能放松,指挥使以前待咱们不薄,如今刚刚复位,咱们得给他争口气。”“小的明白。”

“这么说,如今朕何其幸哉,满朝文武皆奉公守法,当是众正盈朝了。”“微臣无能,请陛下责罚。”早有心理准备的骆思恭,听见朱由检的嘲讽,连忙跪下请罪。

“你刚刚重掌锦衣卫,立足未稳,这次的事朕不怪你。”“谢陛下隆恩。”“先别忙着谢恩,侦缉朝臣不法之事以后就转交给东厂,我有新的任务交给你们。”

“辽东苦寒之地,物产不丰,建奴肯定缺少粮食生铁等物资,必然会高价购买,见有利可图,相来会有不少不法商人走私物资。锦衣卫务必要挖出这些蛀虫,切断建奴的补给。”“微臣领旨。”“你可有什么头绪?”“陛下,如今来往北方边境的商人中当以晋商实力最为雄厚,微臣以为,可先从其入手。”听到骆思恭说到晋商,朱由检心中一动,来自后世的他也听说过晋商八大家的大名,本来还在想着怎么引出晋商呢?没想到骆思恭直接提到了,也省的自己再费口舌。“不错,去忙吧,朕希望能早日收到你的好消息。此外,这些商人只要证据确凿,你可以先斩后奏,便宜行事,山西离京师那么远,不必事事汇报。”

目送骆思恭下去后,朱由检让人找来了东厂提督王永祚,让其侦查朝中官员不法之事,并着重查处贪污腐败。

看着附近头戴红盔、身披青甲、腰悬金牌的值守侍卫,朱由检突然想到了王承恩掌管的盔甲厂。盔甲厂,又名鞍鞯局,除了营造盔甲外,还制造铳炮、弓矢、火药之类军械。

王承恩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他虽然是朱由检信王府的潜邸老人,但一直地位不高,靠着同为潜邸老人的大太监曹化淳的帮助,他在去年当上了盔甲厂的掌印太监,从此也能被人叫一声公公。前几天,他突然被皇帝召见,竟然直接进了司礼监,成为随堂太监。内廷之中向来“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由于皇帝的恩宠,就连平常看他不顺眼没少针对他的司礼监随堂太监魏国征,如今见了他,也“亲切”的尊称他为王公公。本就对朱由检忠心耿耿的王承恩,如今更是愿意为朱由检付出一切。听到朱由检要召见他,王承恩不敢怠慢,一路急行到了乾清宫。

“王伴伴,你掌管盔甲厂也有一段时间了,给朕介绍一下盔甲厂的情况。”“皇爷,盔甲厂现有匠头90名,普通军匠824名,目前按照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大人的建议,暂停了弓矢和盔甲的生产,全力生产新式火器,每月可生产鹰嘴铳四十一杆、鸟铳六十五杆,需花费白银2000两;红夷大炮三十门,每门造价1000两。盔甲厂每月仅有经费24000两,不足以维持其全力生产。”

“工匠的数量怎么这么少?”“皇爷,盔甲厂的工匠按照太祖时期的定额是5400人。工匠户籍属于匠户,分为坐班匠和轮班匠,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由于匠户一直逃亡,嘉靖四十一年﹐官府进一步改革匠役制度﹕每名轮班匠每年纳”班匠银”四钱五分﹐从而废除了轮班制。住坐匠仍需按月当差﹐且工作辛苦,收入低,还被工头压迫,生活艰难,因此多有逃亡。”

“工匠待遇这么差,所造军械质量也不怎么样吧?”“皇爷明鉴,盔甲厂多数军械造价高于民间,而质量则不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得想办法提高工匠的待遇,同时制定奖惩制度。看来朕有时间得去盔甲厂、王恭厂、兵仗局这些制造军械的军工厂视察一下。”朱由检想到来自后世的自己,虽然身为文科生,没办法直接发明科学技术,但毕竟在工业社会见的东西多了,哪怕只是提供一些思路,也应该会对提高大明的军事科技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说到徐光启,朱由检又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农政全书》,身处农业社会的大明,肯定要重视农业发展。穿越必备的两样农作物红薯和土豆也得想办法寻找和推广。

虽然来到明朝有一段时间了,也做了一些事,但朱由检还是有种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的感觉。他感觉到自己有必要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治国的思路,不能再这样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了。

看着附近头戴红盔、身披青甲、腰悬金牌的值守侍卫,朱由检突然想到了王承恩掌管的盔甲厂。盔甲厂,又名鞍鞯局,除了营造盔甲外,还制造铳炮、弓矢、火药之类军械。

王承恩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他虽然是朱由检信王府的潜邸老人,但一直地位不高,靠着同为潜邸老人的大太监曹化淳的帮助,他在去年当上了盔甲厂的掌印太监,从此也能被人叫一声公公。前几天,他突然被皇帝召见,竟然直接进了司礼监,成为随堂太监。内廷之中向来“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由于皇帝的恩宠,就连平常看他不顺眼没少针对他的司礼监随堂太监魏国征,如今见了他,也“亲切”的尊称他为王公公。本就对朱由检忠心耿耿的王承恩,如今更是愿意为朱由检付出一切。听到朱由检要召见他,王承恩不敢怠慢,一路急行到了乾清宫。

“王伴伴,你掌管盔甲厂也有一段时间了,给朕介绍一下盔甲厂的情况。”“皇爷,盔甲厂现有匠头90名,普通军匠824名,目前按照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大人的建议,暂停了弓矢和盔甲的生产,全力生产新式火器,每月可生产鹰嘴铳四十一杆、鸟铳六十五杆,需花费白银2000两;红夷大炮三十门,每门造价1000两。盔甲厂每月仅有经费24000两,不足以维持其全力生产。”

“工匠的数量怎么这么少?”“皇爷,盔甲厂的工匠按照太祖时期的定额是5400人。工匠户籍属于匠户,分为坐班匠和轮班匠,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由于匠户一直逃亡,嘉靖四十一年﹐官府进一步改革匠役制度﹕每名轮班匠每年纳”班匠银”四钱五分﹐从而废除了轮班制。住坐匠仍需按月当差﹐且工作辛苦,收入低,还被工头压迫,生活艰难,因此多有逃亡。”

“工匠待遇这么差,所造军械质量也不怎么样吧?”“皇爷明鉴,盔甲厂多数军械造价高于民间,而质量则不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得想办法提高工匠的待遇,同时制定奖惩制度。看来朕有时间得去盔甲厂、王恭厂、兵仗局这些制造军械的军工厂视察一下。”朱由检想到来自后世的自己,虽然身为文科生,没办法直接发明科学技术,但毕竟在工业社会见的东西多了,哪怕只是提供一些思路,也应该会对提高大明的军事科技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说到徐光启,朱由检又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农政全书》,身处农业社会的大明,肯定要重视农业发展。穿越必备的两样农作物红薯和土豆也得想办法寻找和推广。

虽然来到明朝有一段时间了,也做了一些事,但朱由检还是有种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的感觉。他感觉到自己有必要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治国的思路,不能再这样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了。

看着附近头戴红盔、身披青甲、腰悬金牌的值守侍卫,朱由检突然想到了王承恩掌管的盔甲厂。盔甲厂,又名鞍鞯局,除了营造盔甲外,还制造铳炮、弓矢、火药之类军械。

王承恩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他虽然是朱由检信王府的潜邸老人,但一直地位不高,靠着同为潜邸老人的大太监曹化淳的帮助,他在去年当上了盔甲厂的掌印太监,从此也能被人叫一声公公。前几天,他突然被皇帝召见,竟然直接进了司礼监,成为随堂太监。内廷之中向来“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由于皇帝的恩宠,就连平常看他不顺眼没少针对他的司礼监随堂太监魏国征,如今见了他,也“亲切”的尊称他为王公公。本就对朱由检忠心耿耿的王承恩,如今更是愿意为朱由检付出一切。听到朱由检要召见他,王承恩不敢怠慢,一路急行到了乾清宫。

“王伴伴,你掌管盔甲厂也有一段时间了,给朕介绍一下盔甲厂的情况。”“皇爷,盔甲厂现有匠头90名,普通军匠824名,目前按照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大人的建议,暂停了弓矢和盔甲的生产,全力生产新式火器,每月可生产鹰嘴铳四十一杆、鸟铳六十五杆,需花费白银2000两;红夷大炮三十门,每门造价1000两。盔甲厂每月仅有经费24000两,不足以维持其全力生产。”

“工匠的数量怎么这么少?”“皇爷,盔甲厂的工匠按照太祖时期的定额是5400人。工匠户籍属于匠户,分为坐班匠和轮班匠,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由于匠户一直逃亡,嘉靖四十一年﹐官府进一步改革匠役制度﹕每名轮班匠每年纳”班匠银”四钱五分﹐从而废除了轮班制。住坐匠仍需按月当差﹐且工作辛苦,收入低,还被工头压迫,生活艰难,因此多有逃亡。”

“工匠待遇这么差,所造军械质量也不怎么样吧?”“皇爷明鉴,盔甲厂多数军械造价高于民间,而质量则不如。”“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得想办法提高工匠的待遇,同时制定奖惩制度。看来朕有时间得去盔甲厂、王恭厂、兵仗局这些制造军械的军工厂视察一下。”朱由检想到来自后世的自己,虽然身为文科生,没办法直接发明科学技术,但毕竟在工业社会见的东西多了,哪怕只是提供一些思路,也应该会对提高大明的军事科技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说到徐光启,朱由检又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农政全书》,身处农业社会的大明,肯定要重视农业发展。穿越必备的两样农作物红薯和土豆也得想办法寻找和推广。

虽然来到明朝有一段时间了,也做了一些事,但朱由检还是有种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的感觉。他感觉到自己有必要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治国的思路,不能再这样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了。

看着附近头戴红盔、身披青甲、腰悬金牌的值守侍卫,朱由检突然想到了王承恩掌管的盔甲厂。盔甲厂,又名鞍鞯局,除了营造盔甲外,还制造铳炮、弓矢、火药之类军械。

王承恩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他虽然是朱由检信王府的潜邸老人,但一直地位不高,靠着同为潜邸老人的大太监曹化淳的帮助,他在去年当上了盔甲厂的掌印太监,从此也能被人叫一声公公。前几天,他突然被皇帝召见,竟然直接进了司礼监,成为随堂太监。内廷之中向来“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由于皇帝的恩宠,就连平常看他不顺眼没少针对他的司礼监随堂太监魏国征,如今见了他,也“亲切”的尊称他为王公公。本就对朱由检忠心耿耿的王承恩,如今更是愿意为朱由检付出一切。听到朱由检要召见他,王承恩不敢怠慢,一路急行到了乾清宫。

“王伴伴,你掌管盔甲厂也有一段时间了,给朕介绍一下盔甲厂的情况。”“皇爷,盔甲厂现有匠头90名,普通军匠824名,目前按照礼部左侍郎徐光启大人的建议,暂停了弓矢和盔甲的生产,全力生产新式火器,每月可生产鹰嘴铳四十一杆、鸟铳六十五杆,需花费白银2000两;红夷大炮三十门,每门造价1000两。盔甲厂每月仅有经费24000两,不足以维持其全力生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重度抑郁患者的活路 安金录 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 世界策划:蓝星的版本又更新啦! 拨动命运长河,我在诸天享尽天福 环世界,我是宇宙唯一的机械师 全球降临:暗黑科技,无尽财富! 原神:穿越提瓦特成为幻月仙君 掠夺无数天赋,我在全民时代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