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数据库管理小组与往常不同,房间里没有了暗自较劲的氛围,反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静谧。
就连池远也沉寂了下来,进度感人。
在他所接触到的,无论是九年义务教育,还是高中和大学的高等教育,甚至是各类竞赛,都还属于学科学习,学习总是围绕着成体系的教材展开。
这些教材内容扎实、相关且界限明确,即便是深入到某一专业领域,内容也只是触及表面,却意味深长,充满吸引力,令人感到舒适。
但当就某个领域深入时,就变得茫然起来了——你会发现,它就像是一张无限展开望不到边的大网,在他面前,数不清的方向分支向他延展开来,每个分支却看不到尽头。
他原本只是想通过计算机技术优化分析流程而已,考虑到效率和精度,就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越来越火的人工智能算法。
不知道怎么地,就误入了机械学习领域。
随着接触的算法越来越多,选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这让池远开始怀疑,自己和英子的选择,是否真的能像预期那样具备优势。
要证明这点,必须有数据支撑。
然而,获取这些数据必须通过详尽的测试。
可测试,需要的是大量的时间。
同时,测试的前提也要求对其他算法有足够了解,这又是漫长的学习过程。
问题是,他们只有两个人。
【吾身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说这句话,大概也是遇到了跟他一样的境况吧?
以“有涯”追“无涯”,即使池远再热爱学习,在得不到正反馈的情况下,现在也的确有那么一点殆。
而荀子也同样说过:
【知止而后能定。】
要知道何时停止,这样才能保持心态的稳定。
大脑的疲惫感也仿佛在如此警告他。
这个时候,池远就怀念起了李浩源。
好兄弟的计算机技术比起他过有之而无不及,他仅仅是多在有几分想法,论技术,光看头发就知道他比不过。
但数据的保密性,这也意味着池远难以寻求他人的指导和帮助,至少,航天体系外的人不行。
体系内大家各有各的分工,他一个小小的实习生哪来那么大的面子?
即使有牛迪搭线,十一所听到两个实习生拿出东西想要合作,依然是持着怀疑态度。
牛组长的面子不好用了,池远也只能抱着试一试心态找了他老爸。
但终究也只是试一试,毕竟他心里没底。
的确,他和英子两人已经将雏形实现,即v1。
但面对那些被验证无数次的传统方法,他们的新算法能否被人认可仍是一个未知数。
这也是池远遭到拒绝的根本原因——在科学的正规领域里,未经严格测试和同行评审的理论很难获得认可。
没有数据,便难以说服人。
没人加入,仅凭两人……
池远瞥了一眼英子的工位,那里几乎被各种专业书籍覆盖,书堆高到几乎遮住了她的脸。
她偶尔会停下来,轻柔地揉搓疲惫的眼睛。她那原本明亮而富有神采的双眼,现在也流露出疲倦的痕迹。
昨晚,事实上几乎每个晚上,她都会陪着他学习到深夜,第二天却仍早早地来到工位,提前完成日常工作,然后继续埋头书本。
池远收回目光,心中涌上一丝不忍。
或许,是他太急了。
“在其位,谋其事()
”。
他们现在是实习生,就该按照实习工作的需求,循序渐进地掌握必要、有限的知识就好了。
总会慢慢学到的。
反正,系统给他的任务从来都没有期限。
他和英子说是大学生,却连一节课都没上过。
即使是有龙教授的指导,但基本还是建立在自学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