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东北,赵国,上原郡。
郡城西北,有座百丈小山,曰福清山,山上有座远近闻名的佛门寺庙——福清寺。
寺庙依山而建,可俯瞰全城,其内亭台楼阁、屋舍瓦殿繁杂错立,明瓦连片,能将整个山头完全遮盖。远望之,阳光照耀时金碧辉煌,月辉漫洒则晶莹圣洁。
寺内香火旺盛,相传有佛陀坐镇。郡内百姓供养虔诚,达官贵族更是敬若神明。除了求子求福,消灾弥难外,不少人更是连丧葬嫁娶、宴请庆贺都要邀请福清寺高僧经办。
四月初八,福清寺大办浴佛节,不仅郡内有头有脸的人蜂拥而至,连带周边郡县,甚至赵国国都的诸多贵人也被吸引而来。
除了浴佛大礼外,不少人来此,还因为一项神秘且神圣的仪式——点化。
确切地说,是读书人点化仪式。
每三年,郡内所有德行兼备的“饱学”之士汇聚于此,由郡内各大儒推举唱名,然后由寺庙住持随缘点化。
陆君如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作为陆氏家族正房一脉唯一有出息的读书人,他卡在君子“无为境”,已经整整二十年。
在不少普通人眼里,读书人就只是读书人而已,无非熟读经书,参加科举,日后为官做宰云云。
然而在陆君如这等读书人看来,他们读书,跟佛门、道门之修行,毫无二致。
从“君子”到“儒士”,从“儒士”再到遥不可及的“圣人”,每一步都要迈过知行、止水、无为三大境界,而每一个大境界,还分前、中、后阶三小境界。
尽管这种读书变化历时不足千年,却已在众多凡俗世家大族、皇亲贵胄当中形成了统一且坚定的观念——
不念佛,当读书!
现如今,除非是走投无路、或者实在活不下去,正常人一般都不会将自家孩子送去道门修仙。
毕竟,白日飞升,已经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古老传说,而道门陨落,却是肉眼可见的现实。
陆家在外人看来,依然还是郡内固平县名义上的第二大家族,可陆君如清楚,族中境况早已一日不如一日。
一旦这次再次点化失败,不能成功进阶为儒士,县内拥有三名儒士的第一家族——李家,恐怕便要对他们真正出手了。
此外,县内几大寒族当中,这次也有两名“无为”君子参与点化。万一自己失败,而他们点化成功,陆家甚至会有灭族之危。
为了这次点化能成功,不仅陆家上下全力支持,陆君如自己在醒悟转变之后,同样也下了大本钱。
提前三日上山,陆君如在寺内东厢静室日日斋戒持礼,夜夜沐浴焚香。
昨日还算顺利地见到了寺内讲经首座之后,他悬着的一颗心刚要落地放松,今日一大早,却又重新提了起来:
“老爷……小姐跪在门外,整整一晚不肯离去。”书童一早进门,便带来了坏消息。
“既入佛门,理应斩断凡情,唉……”
陆君如摇摇晃晃着起身,让书童伺候自己简单洗漱更衣后,出去面对自己的小女儿——陆轻柔,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素心大师,老朽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
……
费了好一番功夫,将年轻女尼眼中仅剩的光彩扑灭之后,陆君如笑中带泪地送她出去,随后迅速回到静室沐浴更衣,换上素白君子袍。
一炷香后,一位小沙弥带陆君如去了寺庙各大殿,一一虔诚上香,顺利得赐“香丸”服下。随后随众人来到浴佛高台,在无数百姓、官员、才子、僧人的羡慕眼神当中,一同饮下浴佛汤。
未正初刻,辗转一番后,陆君如终于又来到了他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菩提院。
三年前,六年前,九年前……每一次进院之前,陆君如都激动无比且信心十足。
唯独这次,陆君如面容平常,心怀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