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赵构的武艺不错,而且颇有胆气,金人觉得他不像懦弱的宋国皇室成员,便要求重新派遣一位王爷,赵桓欣然答应,立刻就用肃王赵枢把赵构换回,而后宋金达成停战协议,金国依约退兵。
赵桓认为战事已经结束,急欲整顿大宋内务,而功劳卓着的李纲则在此时遭到大量奸臣弹劾,他们害怕正直的李纲治他们的罪,便合起伙来陷害李纲“专主战议,丧师费财”,再加赵桓记恨李纲早前胁迫他留京抗敌,李纲终是被一贬再贬,最终被安置到夔州。
李纲被贬不久,修整完毕的金军就再度兴兵南下。
赵桓和朝中权臣瞬时傻眼,若论夺权害人,权谋手段过人的他们自是当仁不让,而面对强势来袭的金国铁骑,他们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甚至根本不曾想到金国会不讲权谋和契约,只讲拳头和拼命。
靖康元年九月,金军西路统帅完颜宗翰攻破太原府,曾跟随赵不凡北伐的名将王禀壮烈殉国,顽强抵抗的太原军民也随之赴死。
驰援太原的折家军在黄河以北连翻血战,死伤惨重,折家将十不存一,最终被迫南撤,世代镇守大宋边境的折家军再不复存,仅剩折彦质等少数青年将领及折家女子得以幸免。
种家军的种师中和种师闵先后被击破,皆壮烈殉国,尚在京城的一代名将种师道于忧急中病逝,种家军再不复存,仅剩年轻后辈得以幸免。
残存的姚家军全军覆没,姚古被贬至岭南广州,其余姚家将领或是早就已经亡命逃入深山,或是阵亡,或是被贬,姚家军自此再不复存。
西军杨宗闵、韩世忠、吴阶皆被分别击破,大多退至黄河南岸及关中地区。
靖康元年十二月,也就是赵不凡取得南堡之战胜利的时候,完颜宗翰率领西路金军打至汴梁,会同完颜宗望合力攻打大宋京城。
率兵勤王的张叔夜等人奋力死战,连续斩杀多员金国大将,但终是寡不敌众,而赵桓和众多弄权的大臣却寄望于迷信,把希望寄托在一位名叫郭京的江湖骗子,试图逆天改命,结果自是毫无意外。
靖康二年一月,绝望的赵桓亲赴金国大营求和,遭到扣留,而后刘延庆阵亡,金军破城,俘获太上皇赵佶及皇室、贵戚、权臣、工匠共一万多人。
郑太后及其三位亲生女儿,外加贴身宫女于混乱中扮作百姓,最终在聚贤庄和皇城司的高手协助下侥幸逃离,已然迁居江南的朱链随之将她们接到杭州安居。
时至四月下旬,经过数月抢掠之后,金军兵分两路撤退,除去带走大量金银财物之外,合共掳走十余万人,它们全都成为金人的财产和奴隶。
张叔夜不堪受辱,毅然选择绝食,等到走至界河便自尽而亡,诸如此类多不胜数,多有皇室成员和正直臣民半途自绝,凄惨到无以复加。
而后金国扶持大宋奸臣张邦昌建立“伪楚”朝廷,希望通过他来统治宋境,但张邦昌在金人撤走之后立刻试图把皇位交还赵构。
康王赵构在第一次汴梁之战结束以后就没有回京,一直留在相州募兵,待到金军第二次南侵,赵桓便任命他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请他协同陈亨伯、汪伯彦、宗泽等人设法召集兵马救援汴梁,但聚集起大量义军的赵构没有救援汴梁,反而避开金军移师大名府,且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兵马。
是时宗泽建议赵构截断金军归路,力争解除汴梁之围,但遭到赵构和汪伯彦拒绝,宗泽也因此受赵构排挤。
此后汴梁被攻破,赵构率兵逃至山东,更多义军亦先后赶来与他汇合,包括韩世忠、刘光世、刘仲武父子、黄潜善、杨惟忠等人,他们协力率部撤到了淮河以南的应天府,而淮河以北的地区则陷入各自为战的混乱窘境。
靖康之变至此结束,它是宋朝自建国以来从未承受过的重创,很多人都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代权臣蔡京在赵桓继位之初被流放,老迈的他亲眼看到金国铁骑踏平大宋,亲眼看到他引以为傲的一切化为乌有,亲眼看到腐朽的大宋是多么不堪一击,亲眼看到一切的权势灰飞烟灭,最终他在潭州痛苦而孤独地死去,而他的儿子也大多被杀或者被流放。
一代宠臣高俅在赵佶退位之后于痛苦中病逝,而他的一切也都被金人掠夺。
一代奸臣王黼在赵桓继位之后被流放,而后又被嫉恨他的大臣派人杀死在半途。
大太监李彦被赵桓赐死。
权倾天下的隐相梁师成被赵桓缢杀。
谁都没能逃过注定的轮回。
靖康二年四月,公元1127年4月,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登基,试图保住大宋残存的基业,而远在黎凡特的赵不凡则带着拉奥迪赛走向了辉煌——拜占庭帝国皇帝正式册封他为拉奥迪赛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