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取义刀

关灯
护眼
第12章 墨家存续之缘由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传至我朝,我秦墨尚有古剑术三门,不过这三门剑术也只有历代钜子可观。

所以,为师也没看过此类典籍,便不多说。’

他先告诉‘谢慨’,我墨家有剑术传承,但是你知道一下就行。

‘而汉之一朝,儒家董仲舒集道门、阴阳、齐墨、法家等学问,明晰了「天人感应」之术。让此术无视世人的悟性高低,只需礼乐仪轨,便皆可感应天道自然。

汉武帝便以此术独尊儒教,再将仪轨耗材列为禁品,只授予当时权贵,用以加强帝制。

儒家借此以坐大,也使得其他学派或依附于儒家、或不问世事专修自家学问。

彼时,我墨家亦是青黄不接,齐墨一支更是衰弱直至消亡。

不过,幸得当时秦楚两墨的钜子,抛开理念之不合,相约而论道,又以古为鉴,将墨家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摒弃,最终定下了‘钜子用剑,门人用刀’的这条门规。

但此门规不仅是只分刀剑孰用,此举亦更有深意。

一来,自古刀剑从未细分,皆为一类短兵,但剑器一向尊贵,故我墨家钜子便配剑以示扛鼎墨‘义’。

而自汉时起缳首刀便多用于沙场拼杀,虽只存一锋,但刀背厚重,我墨家门人用之行义的胆气却更足,故门人多转而用刀。

再者,自古死义之人何其之多?

尤其墨者大多都是死义之辈。

即春秋以来,我墨家之‘义’贵于万事之上,故门中死义之风盛行,使得墨者行义四方多不能全身而退,甚至还有钜子与门人为尽义而皆亡的旧事。

如此刚直不屈的学派,早该亡了的,但是我墨家还能流传至今,也皆因多了这条门规:钜子扛鼎墨家,方敢死义,而门人亦需行义,却又多了存身延续墨家之责。

故这也成了此时我墨家除十论之外,新有的第一门规。

即,钜子死义,门人续墨。

李迟详尽的向‘谢慨’说明了墨家为何至今还存在,而门人又是为何如此选用兵器的?

当然,也顺势教导‘他’拜入墨家之后,应该知道的规矩。

......

而谢慨看到如此秘闻,却也发现了这个平行世界与他上辈子历史中的差异点在哪了?

这里在西汉时,还是发生了‘独尊儒术’的大事件,但是汉武帝却并没有‘罢黜百家’。

原因是这个世界自汉朝以来,汉武帝虽然以‘天人感应’的学说加强了皇权对于下层士卒的统治力,也就是用董仲舒的‘新儒学’那一套治理国家。

但又因为这个世界有着超自然的偏差,‘天人感应’也有术数的一面,其又糅合各家精华,导致掌握此术的儒家虽然一跃成为主流国策,但也只能为皇权服务。

再至西汉末,王莽篡国建新,刘秀再光复东汉,此时士族已从渐起至强盛,此术也被各类世家所掌握。

而百家的学派又因为各派的‘屠龙之术’尚能研修,可以用以制衡儒教中人因‘天人感应’仪轨而层次不穷的‘人杰’,虽然不能推广于民间,却得以延存不灭。

......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明末:朱由检知道什么叫科技吗? 从镇兵到大帝,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三国穿越之我有系统 锦衣映月明 我在蛮荒养狮子 大明:正统六年初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 大明首辅从庶吉士开始 长生仙秦 潜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