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实验室的成员们夜以继日地努力着。
这段时间,他们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
一心扑在研究上。
而现在,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苏明又领导着大家将芯片与外部设备相连。
这次采用了更高效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等。
有了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才能实现实时联网,获取信息等功能。
情感识别和共享功能的实现,依然要靠机器学习。
小组成员又花费了一周的时间,来训练模型。
直到能够精准识别和分析用户的情感状态为止。
当然,这也需要脑电波分析的配合。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特定的算法来共享情感。
当然,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隐私与安全。
如果这样一个芯片存在于我们的大脑,可是却无法保证私密性,那麻烦就大了。
这些技术巩希荣他们都很熟练了。
苏明只是又加了一层保护。
既然是一个可以取代手机和电脑的设备,那自然少不了软件支持。
苏明和团队成员又花费了一些时间开发了专用于“灵犀”模型的操作系统。
他给这个操作系统取了个名字——
灵智os。
灵,取自灵犀的灵;
智,则是智能。
两者结合,灵动而智能。
“这个名字好!”
“我们的操作系统就叫‘灵智os’!”
巩希荣十分赞同苏明的决定。
这个名字在他看来实在是太好了!
团队成员也一致认可。
后续就是软件开发了。
这些对于实验室的众人而言也很简单。
毕竟他们就是专业学这个的。
而且这么久以来,他们开发的软件可不少。
还有就是个性化建议和决策支持。
这些需要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
通过对用户的脑电波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来实现。
接下来,才是增强现实技术,也就是ar。
要想在用户眼前生成透明的全息显示屏,这需要开发高分辨率、低延迟的全息显示技术。
这些虽然对于现在来说,有些困难。
可是苏明根据系统给出的方案,改进了一下现有的技术模型,也完美成功了。
当然,因为用户要可以通过眼球或者脑电波操纵屏幕。
那么也需要精确的眼球追踪技术。
最后,最重要的一步——伦理和监管。
对于这样的智能设备而言,伦理和监管十分重要。
这也是所有的智能机器人所需要遵守的原则。
只有这样,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才能得到保护。
经过所有人将近一个月的努力,这个“灵犀”模型终于成了!
将所有部件组装完成的那一刻,所有人心里都格外高兴。
终于完成了!
在制作的过程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怀疑。
他们不敢肯定这次就一定能够成功。
可是苏明却一直那样坚定。
他在整个研发阶段,已然成为了大家的主心骨。
而且巩希荣还发现。
若是这个灵犀模型交给苏明自己研发,说不定不要一周就能做成。
但是他却和大家一起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因为在整个研发过程中,苏明都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和大家共事。
他没有直接告诉大家该怎么做。
而是循循善诱,引导着大家一步一步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从最初对这个项目的不确定,到后来的坚定。
从最初对某些技术的一知半解,到后来的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