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挣钱方面来说,他肯定更想写第二部长篇。
《风声》是半创作性的作品,有着对原著剧情的印象,他在写稿上耗费的时间不会太久。短则两三个星期,长则两三个月,一部“电影版”《风声》总能跃然于纸上。
《风声》下一部写什么?他立即想到的是《潜伏》,但随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两部接踵而至的谍战容易给读者造成审美疲劳。
也想过写《大明王朝1566》,金句太多了,什么“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还有那句最经典的,嘉靖道长怒吼着喊道:“朕的钱——”
但放在这个时代,台词着实有点尖锐,也莫名有几分含沙射影的意思在,不好写。
最好是和谍战相近,但又与《风声》不太相似的作品。
《亮剑》还不错,可以暂定。
当然,真要写《亮剑》,只能有上部,不能有下部。
“想往军事题材方面靠靠,但有了《风声》,就暂时不碰谍战,我想写写大场面。”方兆中如是说道。
“好啊,大场面好。前段时间市里开文艺座谈会,出版社和北影厂、电视台的同志们坐在一起,讨论现在慢慢开放了,要把更多的文学作品影视化。”
徐编辑顿了顿:“可惜的是,大会才开不久,如今有新思想新面貌,能打破传统局限性的文学作品实在太少。”
新思想新面貌,那么《亮剑》就有点不符合形势了。
79年以后,整个80年代的文艺圈与“拨”字诀相辅相成,什么《乔厂长上任记》、《干校六记》还有《三八节有感》,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应运而生的。
人文社大院,一个摘花的小姑娘映入了方兆中的眼帘。
几乎是一瞬间,一道灵光如同惊鸿照影般掠过他的心头。
“或许,也能试试别的题材。”
“有什么想法?”
说话间,一行人抵达了招待所。
这是一栋数层楼高的筒子楼,门面朴素干净,内里打扫的十分整洁。
方兆中刚想回话,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从楼上传来。
一个微胖的中年同志从楼上走了下来,徐编辑笑脸迎了上去:“贾老师。”
“小徐同志!”
贾老师,还能有谁,这年头在文艺圈里姓贾的不就只有一位——贾平凹。
这时候的贾平凹还没写《浮躁》,更没写《暂座》。
“我才开完会,明天就要回陕西去!这几位是?”
徐编辑介绍道:“这位是方兆中,一位非常有才干的年轻同志。”
贾平凹热情地和方兆中握了手。
嗯,未来北“贾”南“方”的第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