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西洋,是为了促进和各国的贸易,促进大明的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强盛,而不是去彰显大明国威。
目的不同,思维观念也不同,结果也会大不相同。
朱允炆已经想了好久,现在的大明和世界,还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贸易往来,该如何促进大明的经济发展?
朱允炆想到的办法就是,先形成大明内部经济的内循环,大明国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市场相对于现在的世界,已经足够大了。
土改,只是朱允炆内部经济循环的第一步。
朱允炆选择了一条十分艰难的路,只为大明能在通往世界强国的道路上,少走弯路。这是身为炎黄子孙的朱允炆,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
“皇上驾到”小东子的喊声,把龙辇上思绪万千的朱允炆拉回了现实。
“皇上,坤宁宫到了”
“哦”,朱允炆点点头,龙辇落地,小东子搀扶皇帝走下龙辇。
“恭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坤宁宫院内,黄瑶和周乔,太子朱文奎,平康,,还有几个丫鬟跪迎皇帝的到来,但是前面还有两个穿着华丽的小姑娘,朱允炆并不认识,旁边还有两个男子,一个十七八岁,另一个在朱允炆眼里还是个孩童。
“嘶”,朱允炆看着这些人,心中有些纳闷,悄悄问身边的小东子道:“小东子,怎么这么多人?”
今天不是家宴吗?怎么这么多不认识的人?
小东子立马就明白了,皇上不认识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皇上,那是宜伦公主和南平公主,那两位是衡王和徐王”,小东子赶紧小声地提醒道。
“是朕的弟弟和妹妹”,朱允炆小声自语,又连忙说道:“都是自家人,都赶紧起来吧,不必拘礼”
朱允炆笑容满面来到两个小姑娘跟前,看着大一点的那个问道:“你是宜伦吧?”
“哥,难道外面传言是真的?你真的不认识人了吗?”
“谣言不可信,怎么?难道我叫错了吗?”,朱允炆笑着问道。
“没错是没错,可是我感觉哥看见我很陌生的样子”,面前的女子正是朱允炆的十五岁的同胞妹妹,宜伦公主。
“呵呵,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好久没见你们,你们都长大了,变的更漂亮了,变得朕都不敢认你们了,呵呵”
“哥,给,这是我为哥哥求的平安玉佩,愿哥哥平平安安”,宜伦开心地双手拿着一个玉佩递到朱允炆眼前。
“谢谢你,哥哥收下了”,朱允炆笑着,接过玉佩,挂在了腰间。
宜伦见朱允炆把玉佩挂在了腰带上,笑的更开心了。
“你是南平吧?”,朱允炆看着宜伦旁边的一个小女孩说道,这是朱允炆的同胞妹妹,南平公主,今年11岁。
“哥哥,我是南平,这是我亲手绣的荷包,送给哥哥”
“呵呵呵”,朱允炆笑了,旁边的黄瑶和周乔也都笑了。
“哎呀,都和你说了,女孩子的荷包是不能随便送人,那是送给心上人的,不能送给哥哥,你就是不听”,宜伦在一旁着急地说道。
“哼,我才不管那些呢,这个荷包是我缝了好久才缝好的,我就是要送给哥哥,什么心上人,我才不要,我也不要嫁人”
“呵呵呵”,众人又笑了。
朱允炆也笑了,笑的有些牵强,眼前的这个妹妹只有十岁左右,怎么现在就有不嫁人的想法呢?为什么?
朱允炆可是清楚地记得,这个南平公主,历史记载,一生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