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舰队让刘勇强颇为担忧,因为他的纸面实力确实有点强。一共7艘战船,多是英国退役蒸汽风帆战舰,全部聘请洋人,四年不更换,阿斯本为舰队司令,税务司代理司长赫德向恭亲王奕欣建议采购,曾国藩大力支持,税务司长李泰国帮忙采购。其中两艘主力舰,江苏号和厦门号1300吨级,主炮68磅后膛阿姆斯特朗大炮2门,18磅4门,火力凶猛。北京号装备68磅炮和110磅炮各一门,都是前膛炮,但同样火力很强。
清廷花费了一百多万两银子筹备,瞬间就拥有了全亚洲最强大的海军。刘勇强不由有点担忧,他的基地在福建,有这支舰队,清廷就能封锁他。所以他密切关注这件事,直到曾国藩强烈反对下,清廷裁撤了这支海军,所有舰船拖回英国伦敦拍卖。
刘勇强立刻给伦敦拍报,让科利的哥哥想办法帮忙拍下其中的两艘主力舰,他的预算是50万两。
直到这件事尘埃落定,刘勇强才打听到详细过程。
李泰国回国度假,北京条约签订后,鸦片战争期间,在北京城主持大局,负责跟洋人沟通谈判的恭亲王奕欣掌握了权力,在北京期间,他得到了被皇帝抛弃在北京的文武大臣的支持,可以称之为北京派。咸丰之后一直不回京城,因为他带去了肃顺等军机大臣不愿意让他回来,担心回京后被恭亲王侵占他们的权力。可咸丰在受到一系列刺激,在木兰围场又疯狂纵欲,破罐子破摔,竟然把自己弄死了。
死前设计了一个复杂的权力结构,濒危之际,肃顺劝咸丰杀了慈禧,因为主幼母壮,不是社稷之福。咸丰宠信慈禧,在木兰围场甚至已经开始让慈禧帮忙批阅奏折,舍不得杀,反而要保。担心肃顺这些大臣欺凌孤儿寡母,留下了两枚大印,一枚给慈禧,另一枚给正宫太后慈安,下遗诏,重大旨意,必须有两宫同时盖印才能生效。又立了八个顾命大臣,让肃顺不能专权。
这样的设计,不能说咸丰不懂权力,他还是懂制衡之道的,清朝的皇帝在咸丰之前,教育都非常严格。道光甚至因为当时唯一的儿子顶撞老师,一脚把儿子踢死了,晚年才生下了咸丰和奕欣,所以咸丰当皇帝时很年轻。
败就败在这个年轻上,年轻就没有经验,胆子还很大。懂一点就以为全懂,所以才敢设计出这么复杂的权力制衡结构。这让顾命八大臣和两宫太后立刻陷入权力斗争中,失去了对江南汉人集团的压制。接着两宫联合恭亲王的北京派,发动了辛酉政变,在皇帝死后,清洗了八大臣,清廷进入了叔嫂共治的统治时代。
恭亲王是个洋务派,人称鬼子六,老早就有这外号,因为他跟洋人亲近,喜欢洋玩意。主政之后,办了北京同文馆等洋务政绩。办海军也早有想法,赫德提议这件事都两年了,因为一直缺乏财政暂时搁置。去年李秀成在江浙地区攻城略地,还买了洋人炮船,一度威胁了湘军在长江上的水师地位,曾国藩这才上奏希望购买洋船,并急切催促“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曾国藩的同意,让这件事得以推动。恭亲王让赫德跟曾国藩协商办理,赫德建议在闽浙广东等沿海招募兵勇,曾国藩却坚持用湘楚兵勇勇,赫德认为沿海人熟悉风浪,出于照顾湘军利益,赫德建议可以让楚勇操作大炮。
最后妥协之下,达成协议。曾国藩的目的其实是打造湘军水师轮船,认为不过是在五十多营长龙(船)、舢板中多一营轮船营罢了。
但办这件事的李泰国却有自己的野心,他是清朝总税务司,相当于海关关长,恭亲王给了他全权负责。他以这个身份,招募了阿斯本这个英国海军军官,招募了全部英国海员,跟阿斯本签订了十三条协议,其中保证四年不更换人员,四年后要更换,需要经过总税务司李泰国同意,舰队经费由李泰国直接从海关拨付。
带着这支舰队和这份协议,李泰国野心勃勃返回东方,进入长江险些跟曾国藩的湘军起了摩擦,因为他试图炮击南京。而且这份协议,曾国藩根本不认。这等于清朝海关出钱,给李泰国养了一支私兵,这支私兵还是清廷至关重要的唯一海军。真答应了这个协议,李泰国就能提前四十年成为后来掌控北洋水师的李中堂。
李泰国敢这么玩,就是借着英国国力强大,根本不把清政府放在眼里,威胁曾国藩不答应,他就要带军舰去天津,威胁之意非常明显。曾国藩又不是吓大的,根本不妥协。李泰国真的跑去了天津,但清廷支持曾国藩,曾国藩态度坚定的要把这些船卖了,一艘都不留,好挫一挫李泰国的锐气。
于是船拉回伦敦拍卖,李泰国也因这件事办的不漂亮,经过清朝总理衙门交涉,英国答应撤了他,总税务司赫德上位,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大清第一客卿历程。这件事中,赫德成了最大赢家。他居中沟通的能力,得到了清廷和英国双方的认可。可以说对英国来说,赫德就是他们的李鸿章。
这件事闹了半年,刚刚尘埃落定,在福州驿馆等了三个月的刘勇强终于得到了委任状,清廷任命他为通商大臣,二品顶戴,让他去上海。
上次让他去四川,他直接请假了,这次让他去上海,立刻就动身了。
颇有一种虎脱牢笼的感觉。
去上海当通商大臣,上海道台兼江苏布政使,李鸿章在码头边迎接,他已经提前得知,这个官职是李鸿章为他争取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