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竿子好容易挨到打的亲戚俩立刻亲厚起来,互相交谈更加融洽。
期间,李家下人奉茶、上糕点果盘,悄然无息,却又有礼有度。
李清自持长辈,姗姗来迟。与小郎君们简单告罪,就坐了主位。
众人与李家父子虽然初次见面,但都有“食方换藏书”的交情,谈文论书,很有话聊。
说了盏茶时间,大郎邀请他们去自家园子逛逛。
爱动弹的去了,不爱的去了二进的大书房耍子。
一堆来客就这样分流,空出了前厅。
后面陆续来了几家邻居,长辈来的,李清去迎接,小辈来的大郎去迎接。果然没有女客。
孔伯渊是个不爱动的胖子,跟着引路的管事去了书房。
萦芯布置的书房也很巧妙,用书架分出区域,上面摆着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的书和许多家藏典籍。
孔伯渊在书架间走动,看屋里全套的鸡翅木,简略翻翻藏书,心想,比自家也不差了。
他找了本没看过的游记,坐到窗下侧榻上翻看。
看书房的仆人,无声无息的给他行礼,上茶。
翻过两页,他渴了,喝下半盏。突然发现,茶托盘上有画。
拿起茶盏一看,是一副游人观山的水墨画。
茶托盘上半手艺高超的用深浅岫色涂出一片远山,下面近处寥寥五六笔就画出一个头戴蓑笠负手观山的背影。
“妙——啊!”孔伯渊不由攒道。
全画只蓑笠上一点红缨,却意境完整,颇有“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观山听雨声”意思。
孔伯渊欣赏小盘上的画境时,南亭侯家的七郎正在欣赏李家的园子。
园丁阿柏根据小娘子的要求,保留了大片的野花野草。当然,都修正过,让它们生机勃勃的同时也不会显得烦乱。
此时园中,姹紫嫣红都开遍。
连落脚的石板周围,也全是地毯似的绒绒草地。
石板断断续续,常有岔路,好奇看过去,却又有枇杷毛茸茸的叶片遮挡视线。
引路的仆人低声介绍道,往那去是小亭,往这去是回廊,那边还有个黄瓜架,下面有躺椅,可以闲聊喝茶。
“亭里置了棋秤,小郎君若有意,不妨手谈一局。”
这里空气清新,暗香习习,有两个同窗就去了小亭下棋,自有看园子的下人给上果上茶。
七郎最后还是去了书房,坐到孔伯渊身边闲聊。
下人上了茶,他还未喝,就被伯渊掀起茶盏拿走茶托。
竟然与自己的不同,山还是那墨色远山,只观山的闲翁多了鱼竿,在近处闲钓。取的是“雨下独钓寒江”的意境。
两人就这茶托品鉴了一回,感觉李家宅子许多细处颇有韵味。
客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是这上莲道上住了多年的,互相都认识。
爱文的聚到书房看茶托和各种藏书。
爱棋的看那俩小郎君拿着琉璃棋子厮杀。
大郎的儒师带着儿子费子诚也来了。
费子诚去年春天已经参加过了“南亭雅集”,可惜费县无有空缺,依旧还在县学上课。
这样许多爱拉关系的就都坐在前厅互相攀附。
临近午时,华城守的夫人带着小儿子大孙子来了。
李家三口都去门外迎接,有了大名的阿苌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李小娘子,竟然装起了秀敏。
阿苌自言名叫华岫,斯斯文文的替家母奉上礼单,李小郎也斯斯文文的替阿耶接下。
几人互相见礼,就将华家三人迎进宅门。
萦芯直接将华夫人和她的金孙迎到后院接待。
路上华夫人多次提到当时那布丁方子来的及时,非常感谢。
华家小小郎君自吃了布丁开了胃口,终于养住了。
多次谦过华夫人的谢意,萦芯在办公室接待了她。期间,华夫人对李家情形多有探问,萦芯自问还小,能答的都答了。
她哪知道,华夫人是给自家庶女探问李小郎君呢。
李家没有婆婆,虽然因为小姑子有才干,不一定能进门就掌家,可熬过五年,小姑子及笄,嫁了,不就松散了!